美丽的彩陶会唱歌
2023-05-09 10:0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金浩  
1
听新闻

  四月的渑池凉风习习。行走在仰韶大街,沿路古朴参天的槐树和时不时映入眼帘的的彩陶元素,在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中,显得既粗犷豪放,又丰润美丽。

  下午三点,征文大赛的主办方安排我们去仰韶·世界酒史馆采风。昨天晚宴上喝的那个极富地方特色的彩陶坊文化酒就产自这里。席间,大家都说这浓香型白酒酒质好,有劲头却不上头,现在就要见证它的生产过程了,沉浸在期待之中。

  当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贺晓鹏先生带队,两辆会议车从渑池宾馆出发,沿着仰韶大街再驶入会盟路。说到会盟,还有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介绍给大家。渑池会盟是公元前279年,秦赵两国在河南渑池县西河之外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外交会晤。秦国多次出兵攻打赵国,但赵国虽然整体实力不如秦国,但一时半会也难以征服。秦昭襄王主动邀请赵王在渑池会面,但赵王担心有诈不敢前去,此时蔺相如为赵王壮胆,准备同他一起去。在宴会上,赵国上大夫蔺相如与秦国君臣进行了有理有节、针锋相对的斗争。经过艰苦的谈判,秦赵两国最终和谈成功,双方偃旗息鼓暂时停止了战争。会盟高台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渑池县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盟台夕照”,是渑池县八景之首。会盟路当然也是缘此而命名。

  远远就看到巨大的彩陶酒瓶雕塑矗立在“仰韶.世界酒史馆”大门的右侧。我们在品味文化墙上的“文明的圣火从这里点燃”这句含意的时候,美丽的导游小姐向我们走来,在几句开场白的欢迎词中,从广场上就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仰韶酒的前世今生。

  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先民从刀耕火种中走来,他们辛勤劳作,以自己的智慧在渑池大地创造了以彩陶为主要特征的仰韶文化,并以小口尖底瓶这种特有的陶器,酿造出了中国最早的谷物发酵酒,开启了中国酒文化的源头。

  在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仰韶·世界酒史馆里,围绕“仰韶有酒”、“陶韵千年”主题,分设“仰韶有酒·辉映世界、渑池酒会·壮绝古今、古陶酿酒·泽被千年、仰韶玩酒·乐在其中”四大展区,再现了古今中外酒世界的缤纷多彩。

  四大展区向我们展示了仰韶的丰富多彩的彩陶发展史、醉人的酿酒史和波澜壮阔的仰韶人与自然斗争史。

  走出酒史馆,随着导游的脚步走向陶藏品鉴馆。在酒香扑鼻的陶藏品鉴馆内,满眼都是彩陶红绸,有红陶、彩陶、黑陶各种色彩,有大号、中号、小号各种规格,他们整齐分布排列,特别富有层次感;最大的一排每个装酒2000斤,陶酒一家,历史与现实融合,令人目眩神迷,徜徉其中,也陶醉其中。

  在两个品鉴台前,大家有模有样地品尝工作人员现场接到杯子里的酒,这些都是原浆酒,甘甜醇厚。同去的一位诗人开玩笑地和导游小姐说:“你在这里工作,酒量怎样?也尝尝吧?”

  “我能喝一点,但酒量不大,我们公司有规定,上班时候是不准喝酒的。”

  这位眼睛不大,细细的鼻梁,小小的脸,雪白肤色的导游小姐姐,笑声中充满了乐观、自信、友善,没有任何防备,没有一丝丝距离,自带亲和力和酒厂特有的魅力。仰韶文化是生命力最强的中国史前文化 她是来自远古的优雅。

  在这次采风活动中,世界酒史馆还专门安排我们参观冷党史馆、观看了震撼人心的宣传片。他们将党史馆的内容做得丰富多彩。他们以“红色传承,家国情怀”为主题,始终遵循“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扬先进文化,铸仰韶酒魂”的党建思路,把红色血液融入企业文化,凝心聚力,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非公党建的特色之路,震撼之余不得不佩服企业领导的家国情怀和远见卓识,且有战略眼光。

  在渑池,几乎一切都与仰韶彩陶有关,一切都与仰韶彩陶相呼应。雕塑、建筑、街头长椅、路标,就连洗脸盆、垃圾桶等都有彩陶的模样,都是彩陶图案的延展。诸如绳纹、火苗纹、祥鸟纹、花瓣纹,一切都在美丽绽放;还有我们常见的五个小人手拉手的“集体舞”,更是暗含了先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远古先民携手踏歌的欢乐在杯中闪耀。

  “美丽的彩陶会唱歌”。彩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打击功能的乐器。(赵金浩)

  赵金浩,供职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湖街道办事处。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宿迁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参花、花溪,鸭绿江、青年文学家、文学百家、文学百花苑、中国文艺家、西部散文选刊、人生与伴侣、江河文学、齐鲁文学、农民日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市场信息报、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以及中国作家网等。

  赵金浩

标签:彩陶;仰韶;渑池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