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江苏南通,有这么两个女伢儿,一个父母离异、父亲重症,一个父母都聋哑人。今年春节前夕,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16名“爱心妈妈”,让她们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对未来充满了理想和希望……2月9日一早,两个孩子分别打来电话向“交通妈妈”们表示:一定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
这两个女伢儿,都是正在上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一个在平潮中学,一个在通大附中。去年底,南通市妇联向全社会倡议组建“爱心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消息传到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后,相关科室的妇女们纷纷响应,16名“爱心妈妈“率先成为支队首批巾帼志愿服务队成员。经过市妇联推荐,她们很快与两位贫困学生结“缘” 。从此,这些“爱心妈妈”们力所能及地为她们撑起了爱的大伞。
去年底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执法支队16名“爱心妈妈”,分别携带了600多元钱的礼品,来到两位“女儿”家认“亲”。见到两个既懂事又可爱的孩子,“爱心妈妈”们紧紧拉着她们的手问长问短……两个孩子见到这么多“妈妈”对自己无比关心,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16名“爱心妈妈”决定以“多对二”的形式,及时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解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遇到的困难,直到大学毕业。
打那之后,16名“爱心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既多了一份牵挂,又多了一份义务和责任。她们经常隔三差五地为孩子们提供关爱和暖心陪护,还提供一定资助,帮助她们完成微心愿;通过书信往来、电话询访、微信沟通、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及时关注、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与孩子的监护人、家庭成员等沟通对接,加强家庭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为其提供学业辅导、劳动能力指导等,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
春节前,16名“爱心妈妈”共同出资为她们送去了新春“大礼包”。元宵节这一天,朱海燕等同志带上精心准备的汤圆和防疫健康包等,来到孩子们家中看望慰问……浓浓真情,犹如滴滴甘露,滋润着两个孩子的心。
江南时报记者孙海燕 通讯员 包宏龙、宋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