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高新区妇联: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童心
2022-05-31 18:36:00  作者:殷再宏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当“六一儿童节”偶遇“端午节”,“未来”与“传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5月31日,如皋高新区妇联“吾爱吾家——我家的故事联播”“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在如城小学热闹开展。如皋市非遗传承人唐晓梅走进校园,和孩子们共度了一场与“粽”不“童”的非遗之旅。汉、苗、回、彝等不同民族的学生代表欢聚一堂,共同感受节日快乐,弘扬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粽’爱一生、‘柿柿’如意、佳偶天成、石榴花开……”活动开场,非遗传承人唐晓梅老师展示并介绍了不同造型香囊的寓意,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香囊让在场的孩子们惊叹声不断。“在传统香囊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再赋予它们美丽的名字,在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意义,传递着长寿之乡如皋人民的美好情谊。”在她的带动下,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兴致盎然,跃跃欲试。

  谈起即将到来的端午,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大家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诉说着各自民族的不同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系五线绳。”“上山采药。”“唱歌、赶山。”“打‘格螺’,谁打上坡谁胜。”……接着,唐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手工缝制“祝福鸡”香囊。“先将香料装进缝制的内胆当中,缝合布边的时候,把针脚连接密一些。”唐老师一边传授香囊制作技巧,一边示范分解步骤,引导大家更加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习俗,不光做了手工活,还学到了知识。”“‘鸡’谐音‘吉’,我要把我的‘祝福鸡’送给远在家乡的奶奶。”“一针一线总关情,想对妈妈说声谢谢!”……活动最后,孩子们主动分享起他们的喜悦和收获,表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今年的“六一”“端午”双节相逢,快乐翻倍。

  在‘双减’背景下,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在寓教于乐中为孩子们点亮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导了未成年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在文明实践中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激发他们浓浓的爱国主义热情。

  (通讯员 孙蒙露 江南时报 殷再宏)

标签:香囊;孩子;校园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