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变“宜居” 幸福入民心 石榴新村项目启动原地回迁选房
2024-07-25 17:58: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马静 张梓扬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原址住新房,真的特别激动。”“小区环境美、配套全、户型好、还带电梯!很期待。”7月25日,作为江苏省首批、南京市首个城市更新安全消险改造试点项目,秦淮区石榴新村城市更新项目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原地回迁选房工作,将选房302套,259户居民参与选房。其中A地块房屋力争2024年底前竣工交付。

  签约“一站式” 过程全公证

  为了确保选房工作顺利进行,作为项目实施单位,南京越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作专组提前规划、周密部署、明确分工,选房现场设置了公示区、候选区、选房区、签字确认区等,资格审核、选房登记、后勤保障等工作组协同发力,安排专人引导居民们登记、选房、填表,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公证处现场对房源、流程、结果进行全程监督公证,区房产局及街道人员现场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解答。现场还贴心地为选房居民准备了矿泉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

  石榴新村项目于2020年11月26日正式启动签约,2021年1月9日正式生效。此次选房,严格遵循“先签约先选房”原则,按照居民签订更新协议的先后顺序确定选房顺序。

  “之前我家住的是祖传的砖木平房,低矮潮湿,旁边就是‘握手楼’,一年四季不见太阳,外面臭气熏天,苦不堪言。刚刚选了房子,X室X厅,面积比以前大了,还有洗澡间、厕所。市中心的电梯房,还有绿化、医院,太幸福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居民罗先生作为当初第一个签约的住户,这次也是第一个选房。“现在就盼着早点拿到钥匙,住进去!”

  户型优、功能齐 宜居梦今日圆

  据了解,此次原地回迁,新房套内面积从20平方米到67.5平方米,每2.5平方米划分为一个面积段,形成了20个面积段、36种户型供居民选择。石榴新村占地面积不大,但居民户数多、人居面积小、建设条件受限,为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居住需求,实现幸福宜居梦想,项目工作组耐心走访调查,分析居民诉求,下足“绣花功夫”,“螺蛳壳里做道场”,根据不同家庭情况进行了样本分析、模拟安置和成本测算,进一步优化方案,设计方案修改了约70轮,户型调整了约20轮,让房屋的使用率最大,让房屋更适合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项目工作组会同设计团队实地入户调研,根据片区内房屋面积、居住人口、楼层结构等实际情况,从户型格局、房间数量、功能分隔等细节入手,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设计,确保原地回迁居民能够“分得开、住得下”。

  任师傅原来一家两代人蜗居在不到40平方米一间房内,“别说厨房、卫生间了,连吃饭都要在外面,屋里面挤不下”。新选的房子虽然也只有40平方米,但却配备了厨房、卫生间,还可以通过巧妙设计重新分割为两室一厅,两代人各有独立空间。“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没想到在古稀之年还能住上新房,真是太感谢了!”任师傅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止不住地道谢。

  环境美、配套全 绘就幸福答卷

  石榴新村项目分为A、B两个区域。其中,A分区的6栋建筑现已全部封顶,最高11层、最低4层,新建住宅282套,将力争2024年底前竣工交付;B分区的2幢建筑正在规划审批中,新建住宅70套。所有住宅均配备电梯,此外,A分区还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小区将总配置约100个机动车停车位。

  “以前这里道路特别窄,别说停车了,有的地方就连骑电瓶车都没法拐弯,现在还有了停车位,以后朋友过来也能就近停车了。”想到以后一家人其乐融融聚在新房的画面,罗先生喜不自胜。

  片区将采取商住混合模式,打造全开放优质街区。原有的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地块将改为社区医院,小王府巷道路也将拓宽,石榴新村片区还将配套休闲广场、街旁绿地,构建现代化都市空间。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接下来,越城集团将稳步推进石榴新村城市更新建设进度,用心用情绘就幸福宜居的民生答卷。

通讯员 马静 记者 张梓扬

标签:南京;户型;居民
责编:张睿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