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一直以来,学校都是雨花台区垃圾分类的“主阵地”。今年5月,雨花台区“禾苗”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正式发布,全区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6月8日,南京雨花台区古雄街道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校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演讲活动,引导全校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党建+共建”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垃圾分类是关系人民幸福生活的“关键小事”,也是关系城市管理工作精细化的“民生大事”。近来年,古雄街道通过党员带动群众、学校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带动社区,以党建引领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期间,古雄街道党员和新林小学党员教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深入社区一线,现场指导居民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
垃圾分类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态长效,新林社区与新林小学、板桥新城幼儿园、金域华府幼儿园、朗诗幼儿园、物业公司等结对共建,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及垃圾分类环保屋的管控,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新林小学也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新林之声”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电子大屏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活动,对师生进行垃圾分类主题教育,号召广大师生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据悉,截至目前,古雄街道共招募志愿者600余人、组织开展广场活动40余场、开展培训12期。此外,街道以社区为单位,每月举办不少于两场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居民自觉分类意识。
“理论+实践” 垃圾分类意识入脑入心
“小朋友们知道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吗?垃圾桶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垃圾种类,蓝色是可回收物,绿色是厨余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黑色是其他垃圾……”活动中,执法中队队员和城市治理志愿者采用“理论+实践”的形式,通过现场授课、快问快答、垃圾分类小游戏等,激发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增强小朋友垃圾分类的意识。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老师和家长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督导员”,默默付出,发光发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活动上,古雄街道现场为新林小学的老师们颁发“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推广宣讲员”聘书,并为家长和孩子颁发志愿服务积分存折及队员胸牌,以表彰他们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贡献。
随后,当天新入队的家长和学生代表们来到学校外开展捡拾垃圾志愿活动。小朋友们身穿红马甲、手持清洁工具,仔细捡拾道路上的纸巾、塑料袋等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态环保理念,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
区垃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雨花台区“禾苗”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品牌发布后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接下来将持续指导各街道发挥雨花“禾苗”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调动家长师生、公众委员、沿街商户、商超物业等多方力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共建文明古雄、美丽雨花。(王凡 吴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