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停下来、静下来护考志愿者在行动、在守护……高考第一天城建人全力以赴助力万千学子决战冲刺、放飞梦想。
205个建筑工地开启“静音模式”
上午9点,鼓楼区田家炳高级中学考点。500多米外的南瑞路电力自动化厂地块项目内一片安静。门口的监测系统显示屏上,检测数据噪声值只有51.2分贝,比正常交谈的声音还要低。在全市28个高考考点周边,像这样为高考无声“让行”的建筑工地共有205个。
6月2日至9日、6月15日至19日的午间(12:00至14:00)和夜间(22:00至次日6:00),在中高考环境噪声管控时段内,城市建筑噪声敏感集中区的所有施工单位全面停止环境噪声污染作业。
高考(6月7日至9日)及中考(6月18日至19日)考试期间,考场周边500米范围的建筑工地全面停止各类高噪声施工作业,同时做好现场保洁及裸土覆盖,全力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
市、区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对城市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周边工地的噪声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噪声预警及时进行处置。
9处爱心护考点“全程守候”
赶考路上匆匆忙忙,总有人会遇上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今年,市建委继续组织开展城建爱心护考行动,引导有条件的在建项目设立爱心护考点,为考生们提供应急服务。如遇问题,学子们可以向这9处城建护考点的志愿者求助。
早上7点多,考生们还没出门,地铁十号线二期雨花台站TA01标项目部门口的护考服务台便已开始“营业”。自2020年开工以来,项目已经连续三年在这里开展爱心护考行动。
“除了提供应急用品,我们还有两辆送考车在路边随时待命,”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离雨花台中学考点不到500米,如果考生需要帮助,送考车可以及时将他们送到考点门口。”
下午2点不到,南京首建中心项目的志愿者早已守候在秦淮区第一中学考点外。小小的服务台上,文具、口罩、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一应俱全。“我们中午又去买了些直尺和三角板,下午数学考试可能会派上用场。”为了让考生们安心应考,志愿者们也做足了功课。
通讯员 宁建轩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