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精准培训锤炼业务能力 整装待发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2022-04-25 14:54: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垃圾分类指导员作为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并协助做好巡查、记录工作的人员,在促进群众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及宣传作用。4月24日,雨花台区城管局在赛虹桥街道召开“培训‘充电’练技能 垃圾分类启新程”新闻发布会,开启2022年度雨花台区首场垃圾分类指导员培训,为垃圾分类指导员“充电赋能”。

  专项培训 寓教于乐 组织指导员“充上电”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雨花台区城管局将此次培训课堂由室内搬到指导员工作场所,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让指导员在实践中磨砺能力本领。此次培训邀请指导员、公众委员、培训老师约50人参与,设置垃圾分类比拼赛、有奖知识竞猜、身份互换等环节,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大家进行垃圾分类模拟操作,全方位提升大家的垃圾分类业务能力,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培训现场,邀请了一位居民居民参与身份互换活动,工作人员模仿常见的不按规定投放行为,请体验者加以宣传劝导。通过体验指导员角色,居民亲身体验到了指导员日常工作的辛勤与付出。“体验过他们的岗位后,让我懂了如今垃圾分类成果的来之不易。我呼吁居民们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参加培训的君悦城市花园居民向大家分享了这次体验的感受。

  现场,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曾庆辉、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陈德平和公众委员一同为比拼赛获奖选手颁发奖励。“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指导员’‘监督员’,”谈到本次培训,江苏美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指导员表示,培训老师为他们带来了许多“干货”,让他们受益匪浅,“这样的培训活动对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了一次查漏补缺,为我们接下来全年的垃圾分类工作蓄满了力、充满了电,之后,我们要履职尽责,和广大居民群众一起,共同守护美丽雨花。”

  拓展阵地 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看得见”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专题培训上,志愿者和参与者通过入户宣传、分发单页等方式,提升大家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度与参与度,让垃圾分类宣传更“到家”,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对于本次培训,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余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何提升指导员业务能力是值得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次培训无论是对于大家理论还是实践能力,都是一次全面的提升。”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殷芳耀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如今,区城管局及赛虹桥街道将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到各个小区,全区垃圾分类氛围逐渐浓厚。”据了解,近年来,赛虹桥街道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到观云路公众参与示范街,陆续在9个省级达标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氛围营造”工作,在小区内部安装固定式宣传雕塑,打造20余处垃圾分类宣传阵地,营造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针对撤桶并点初期乱丢、乱倒垃圾现象普遍问题,我们开展了分类投放志愿引导活动,组织近志愿者守在各楼栋前引导居民到集中投放点投放垃圾,并安排党员干部‘认领’所居住的小区,每天开展实地巡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加强居民参与感,推进共治共享。”赛虹桥街道垃圾分类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软硬”兼顾 桶边指导 帮助群众“分得清”

  实施垃圾分类,分类是基础、减量是关键、群众是源头,赛虹桥街道通过对“软硬件”升级,让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在“硬件”上,赛虹桥街道共配备分类收运车辆40余台,并对街道其他垃圾收运车辆按照“统一外观标识、统一编号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在线监管”的标准开展了专项整治,全部安装车载定位系统;在每个小区设置垃圾分类“红黑榜”为垃圾亭房增设洗手池、破袋器等,推动垃圾环保屋灭菌除臭功能升级,切实降低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在“软件”上,赛虹桥街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及领导干部带动小区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并配备150余名桶边指导员,督促、引导居民做好前端分类投放。在桶边指导员的监督引导下,赛虹桥街道约有70%的居民已经能够自主分类投放,准确率达到80%以上,未分类和分类不准确的,由指导员帮助二次分拣,大大提升了居民分类意识以及自主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以培训塑新兵,以行动启新程。接下来,雨花台区城管局将进一步加强专项技能培训,不断创新培训形式,通过开设讲堂、亲子垃圾分类游戏、垃圾分类进校园等多种培训模式,以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培训,并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更多的居民群众能够参与到培训中来,掀起垃圾分类热潮,引领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通讯员 王雄杰

标签:垃圾分类;寓教于乐;指导员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