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患者”到“艺术家” 精障人士用“原生艺术”实现精准康复
2020-12-28 18:0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叶武 汪洋  
1
听新闻

“这些画,干净,我仔细看想流泪!”

“让我联想到人类祖先的岩画、石刻和图腾。”

“这些作品给人以超时空的感觉,是人类精神的活化石。”

1945年,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原生艺术”的概念——精神障碍患者用艺术的形式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生命的意志,并通过艺术作品来与公众互动与交流,参与社会活动。2014年,精神分裂患者杨旻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原生艺术”创作之旅。“我能康复吗?我真的有天赋吗?作品会被欣赏吗?”6年下来,他觉得来对了!

树叶神兽,纸上炭精条,53x38cm,2015

拿起画笔开始自由表达丰富的想象

1982年出生的杨旻,营养学校毕业后,于2000年进入餐饮业。迫于现实从事了厨师职业,但内心丰富而又敏感的他,心理压力不断积攒,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他服用了大量的精神类药物,接受了多次电休克疗法。

2014年5月,杨旻来到南京市建邺区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创作。“只提供材料,不教技法,一切自己选择。”工作室给杨旻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创作环境。对万物充满了好奇和热情、酷爱神兽和面具的杨旻,开始拿起画笔,自由的地完成一件件绘画作品。

神兽,19x14cm,纸上彩铅,2014

无需草稿,勾出画面主体的轮廓,再用短促平行的线条为主体生物填充“骨架”,以及炭精条接触画纸的质感和朴实的颜色……各种尝试后,杨旻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喜好和艺术风格。作画时,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思考。而短短三个月前,他却会因为自己的想象过于丰富而感到暴躁苦恼。

自我认可原生“艺术家”在国际发声

“我画的都是时常出现在脑中的‘灵感’,很多想法仅依靠语言无法表达,通过艺术创作,我有了精神寄托,压力得到了舒缓和释放,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信。”杨旻在不断创作中重新建立了对自我的认识,他说,工作室的氛围让他感受到被尊重,与身边的人有了更多的情感沟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他爱做的事。

刚开始大多还是单色绘画,渐渐的,杨旻的色彩丰富起来,对画面的驾驭能力明显提升。建邺区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与杨旻个人签订代理协议,杨旻的作品开始进入艺术品市场。至今,他已销售了近30幅作品,在大家心目中已是一位优秀的原生“艺术家”。

面具,53x38cm,纸上马克笔,2018

2015年米兰世博会,2016年《中荷原生艺术交流展》,2018年南京周在巴黎活动,2019年巴黎原生艺术博览会……2020年,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华东地区残疾人文创作品大赛》中,杨旻脱颖而出,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建邺区残联还给予了杨旻格外的3500元关爱。除了在国内参展,杨旻的作品也跟随工作室的脚步走向了国外,为更好的体现精神残障人的价值、消除公众的偏见和歧视在国际舞台发出声音。

山, 53x38cm, 纸上炭精条, 2015

幻觉减少注意力逐步转移到现实与工作

“创作前,儿子脾气很暴躁,还曾在情绪失控时打伤过我,现在已经六年没有发病了。”杨旻妈妈介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将儿子带来建邺区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除了发现儿子精神状态得到很大的改善,看到他的画作被展览、被售出、走向国际,她特别骄傲。“我学会了从画里看出他的情绪,听到别人夸他画很好,有天赋,说他是艺术家!”

敬仰,53x38cm,纸上炭精条,2014

现在,杨旻的注意力已更多地转移到了现实生活和工作之中。“打扫卫生、协助工作室整理画作、档案,送其他患者回家,向来访的客人介绍自己的康复成长经历。”工作室志愿者介绍,杨旻开始协助承担起工作室的许多日常工作,而他的原生艺术实践已被中国第一本《社会作业治疗》当作原生艺术治疗技术中的一个成功案例所收纳。

“吃药之前全是美好彩色的幻想,吃药后回到现实那些美好的幻想也消失了,变成黑白分明的颜色。这幅画叫《药效》,一半多彩、一半黑白,是我今天吃药时得来的灵感。”杨旻过去经常出现的幻觉逐渐减少,画画的时间比过去少了许多,但偶然再拿起画笔,画面却比过去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药效,26x38cm,纸上马克笔,2020

现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杨旻”通过原生艺术找到了一条回归家庭、社区的康复、就业之路,建邺区残联也将联合建邺区原生艺术工作室,持续探索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艺术创作”的全新服务模式,为全国原生艺术康复发展摸索出“南京经验”。叶武 汪洋

标签:艺术工作室;艺术;工作室
责编: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