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2年,东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紧紧抓住“保安全、保秩序、保畅通”核心任务,围绕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目标,紧扣党的二十大交通安保维稳和“苏安行动—东海战役”两条主线,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在“打防管控”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出实招,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升维护道路交通安全能力水平,确保了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控
结合全县道路交通管理规律及特点,认真分析当前道路交通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勤务部署和警力安排,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将警力全部下沉到路面,加大对辖区的巡逻管控力度,形成全天候、全方位管控,确保辖区群众出行安全。紧抓“人、车、路”三大环节,结合辖区实际,组织民警到事故多发路段及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路段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组织警力深入辖区重点企业,对驾驶员的驾驶证、行驶证、危化品运输资格证、押运证以及车辆行驶路线等进行了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整改,确保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不放一辆隐患车上路,不放一名不放心的驾驶员上岗。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按照“见违必查,见违必纠”的原则,采取流动巡逻与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将警力向高速、国道、农村道路倾斜,严厉查处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保持严查严防严管的高压态势。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各项工作无缝衔接、措施到位。
深化路面管控开展专项整治
以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结合党的二十大交通安保维稳和“苏安行动-东海战役”,先后组织开展了“苏安·护行”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危化品运输车辆排查整治”“公路和旅游客运安全专项整治”“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路警联合治超行动”“严重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涉牌涉证”“酒驾毒驾”等一系列整治行动。通过实行潮汐执法、错峰执法、动态执法,加大巡逻密度和频次,强化堵查、巡查、精准查、分时段查“四项”查控手段,严管严查超员超载、酒驾毒驾、涉牌涉证、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5.2万余起,其中无证驾驶652起,涉牌涉证938起,酒驾964起,醉驾293起,涉酒事故同比下降14.82%。查获非法营运客车9辆,查扣“违章王”车辆33辆。针对非标三四轮车实行“六个禁止”,一次查扣、二次收缴,涉及非标三四轮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1.3%。加强对渣土车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九个一律”管理要求,查处渣土车违反“九个一律”行为8300余起。严格货车靠右行驶和右转弯不让行抓拍及现场处罚,持续开展“联合治超”行动,对存在超速、超载、不覆盖、不冲洗上路以及路上滴、撒、漏等行为顶格处罚,共查处超限超载3978起,“百吨王”9辆,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下降33.17%。开展拼装、报废车辆集中整治,收缴“四不像”、变型拖拉机淘汰车辆187辆。创新举措改善城区交通秩序
结合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联合县文明办组织各机关事业单位安排人员,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参与交通安全劝导,定期发布“红黑榜”。依托“骑警队”,履行“巡逻防范、维稳处突、护学护校、交通管理、应急救援、服务群众”等六项职责。推行公安“交警+巡特警+派出所”警种融合工作模式,每周不定期联合开展“关城门”“酒驾毒驾”集中清查行动。每周五开展“凌晨守夜”“午夜护行”行动,由8个路面中队联合执法,开展酒驾、非标车、电动车未戴头盔等查处工作,形成强烈震慑。联合邮管局及美团、外卖快递公司施行“一违双罚”机制,目前已曝光270余起交通违法行为。抽调机关民警、辅警参加早、晚高峰执勤。2022年以来,先后查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4.6万余起,劝阻、制止行人、非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1万余起。坚持数据赋能,利用无人机实时开展道路人流车流监测、交通违法行为抓拍、高空对讲喊话。城区建成105处交通信号灯联网控制系统,动态监测、自动调整信号灯配时,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5.7%。
防控风险推动隐患排查整改
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2022年共排查出交通安全隐患742处,目前已整改467处,24处县级挂牌督办隐患整改工作按照序时进度有序推进,目前已全部整改。已确定的9处市级挂牌督办隐患,目前已全部整改。先后两次召开事故剖析工作会议,从人、车、路等方面深入剖析事故原因,共排查出的103处交通安全隐患,由县交安委以文件下发相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在沿鲁沿线5个主要路口开展“五个一”工程建设。开展“农村路口补光补灯”,对330处事故较多的村庄路口实施安装爆闪灯、减速带,标准标牌,并以交叉路口环境整治“三个一”工程和“千灯万带”工程建设为抓手,拓展实施植被通透、曝闪警示、车辆降速、右转提醒、路口扩道、信号完善、道口归并、安全提示等“八小工程”,进一步打牢农村交通安全基础。投入960万元在国省道施划标识标线,新建交通信号灯34处,安装“电子哨兵”系统15处,设置机非隔离栏180处,设置爆闪警示装置192处、封闭归并道口28处,喷涂红色“右转月牙线”155处。
强化管控防范输入型安全风险
落实落细源头管理常态化、查控整治精细化、联动共管一体化、宣传教育立体化“四化”举措,主动加强与苏鲁沿线一带公安交警、交通部门联动执法、密切协作,严格实行“一车一档”“三抄告”“联合约谈”制度。加大东海境内沿鲁一线主要道路的巡逻管控密度和频次,各检查点实行24小时值守查控,严防“带病”车辆、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车辆驶入,在下午、夜间、凌晨对过往车辆驾驶室喷洒清凉油,为驾驶员提神醒脑,谨防疲劳驾驶引发事故。依托交通指挥中心强化精准盘查,实现“一地违法、多地通报、处处被查”,开展危化品车辆专项排查整治,严管严查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强力管理震慑效应。2022年以来,共查处危化品运输车辆违法69起,“黑加油车”4辆,非法运输汽、柴油车辆9辆,登记危化品运输车辆7341辆,签订承诺书6035份。开展过境货车管控,开通外来车辆手机短信提醒,制作交通安全宣传手册,依托“东海过境货车”“东海过境客危车辆”两个重点车辆工作群开展重点宣传。
精细管理提升交通管理效能
推行“四个联动”管理模式(即辖区中队联勤联动、与周边县区区域联动、与交通运输部门和城管部门联勤联动、与派出所和巡特警联动),依托南古寨、官庄2个公安检查站,以及沿苏鲁一线治安卡口,在全县重要通道处设置8个交通检查点,实行24小时四班三运转值守。推进交警中队“接待区”建设,已在8个路面中队设立服务窗口,常态化接访机制,派驻值班民警和辅警,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察民情、听民声、解民意,详细听取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并耐心为群众讲解有关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全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新增建立“车驾管”业务窗口,已在8个路面中队设立“车驾管”业务窗口,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日常办理量较大的为群众提供领取6年免检贴、更换驾驶人及行驶证联系人信息、驾驶证换证、违法处理等9项车驾管服务下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车驾管业务3000余笔,处理交通违章6500余起。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地区综合治理
结合苏安行动“大走访”活动,开展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大排查大摸底工作,组建“务农务工出行群”“建筑工地工人出行群”“绿化工人出行群”工作群开展经常性教育、警示。充分发挥农村地区“两站两员”及交通警务室作用,深化“网格+警格”工作机制,在出村出镇路口、事故多发路段和上下学、农村集市等时段常态化开展违法查纠劝导,督促及时审验车辆、处理违法。持续推进“一村一交通辅警”工作,全县304个行政村县局安排派出所辅警兼职交通辅警开展宣传劝导工作。强化重点时段(17:00-22:00)路面巡逻管控,持续开展戴盔、非法载人专项整治。落实亡人事故乡镇主要领导到场机制,每季度对各乡镇交安委进行一次考核,推动各乡镇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开展交通事故预防“五对接”工作,落实村村悬挂横幅宣传工作,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悬挂宣传横幅381条;与教育局对接,与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60575份;与企业对接,要求企业与员工签订安全驾驶、文明驾驶承诺书11299份,在全县喷涂了1000处墙体字,托依农村“大喇叭”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
强化宣教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利用“东海警方”公众号、东海“99.4”交通广播等新型媒体,打造宣传矩阵,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战果宣传,持续开展四类典型案例警示曝光。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发布“苏安行动”专题交通宣传文稿60余篇,并开设“交管服务”专栏,有效提升服务质效。以农村地区“一老一小”为重点群体,组织民警通过“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教工作,定期对各中队已走访村庄开展回访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宣教成效。目前,全县356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过验收,完成率100%。制作身边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宣传片在主要路口电子屏滚动播放,形成警示教育效应。开展“一村一校”宣传阵地建设,在辖区所有重点行政村党群活动中心及学校设置1处固定式交通安全宣传栏(宣传墙),特别是针对农村留守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结合总队农村老年群体电动三轮车事故“四个一”警示提示活动,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2022年以来共开展26场,赠送答题头盔1600余个,受教群众2.3万余人,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