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警方“三个强化”全力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打防质效
2022-07-13 15:5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宣京京 袁青青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太危险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就把这一万多块钱转出去了。”

  “公检法是不会使用电话远程办案和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以后一定要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东海县公安局牛山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李某报警称,其母亲接到某市公安局打来的电话,称其母亲的账户涉嫌诈骗,需要验证安全账户,要求其母亲去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操作,这样才不会被拘留。接到这通电话后,李某的母亲就立即开车出去了,李某觉得不对劲就立即前往牛山派出所报警。接报后,民警立即拨打李某母亲电话,发现处于免打扰模式,民警立即通过车牌追查到其母亲的车停在县城一小区附近,民警猜测李某的母亲就应该在附近,民警与辅警立即到周边进行寻找。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该女子。此时,该女子还在与受害人通话。“不能转账,他是骗子。”民警立即夺下手机,发现该女子已落入骗子的陷阱,正要办理转账。随后,民警向该女子揭露了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的伎俩,并向该女子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醒其提高安全意识,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东海警方始终立足保护人民群众侵财安全主责主业,坚持实战导向,重点围绕“三个强化”谋篇布局、组织推进,积极构建“政法主导、公安主战、社会主防”的工作格局,全力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打防质效。今年以来,共立案95起,较去年161起同比下降41.0%,案损775.6万元,同比下降11.8%。

  强化预警,以雷霆万钧的态势反制诈骗

  预警反制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有效手段,是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有力抓手,东海警方充分发挥“金钟罩”反电诈系统作用,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预警,对接听境外电话、登录高危网站、下载可疑APP等情况采取定量分析、定性分类,梳理归纳总结易受骗中高风险人群,及时采取甄别、封停、拦截等措施,不断织密技术防范“天网”。通过人工干预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预警与劝阻,对紧急、高危预警组织属地派出所民警、网格员第一时间上门查找受害人,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被骗。积极推动与银行、金融平台等部门的联动,研究制定快速东、数据截取等措施,对已经被骗的群众,即刻启动止付冻结机制,并及时开展资金返还等工作,力争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为群众挽回损失。自2021年开展“金钟罩”反电诈系统推广活动以来,全县累计注册“金钟罩”29万余人,累计预警10531余次,阻止被骗金额300余万元。

  强化打处,以抽钉拔楔的精神持续发力

  按照“一案一策”要求,采取领导挂帅、成立专班的模式,统筹力量资源,形成拳头效应,努力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对重大案件实行挂图作战、销号推进,必要时进行挂牌督办,全力破案攻坚。对于案值较小的电诈案件,强化规律特点分析研究,针对多发性小案,快速形成人员身份清晰、所在地区明确的情报线索,及时流转责任部门落地侦办,大力开展追赃挽损工作,最大限度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今年以来,反诈中心共研判案件61起,资金研判线索共57条,成功打击电诈犯罪团伙14个,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131人,破获电诈等涉网案件49起,挽回群众财产损失10万余元。

  强化宣防,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群众

  以让“群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为目标,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全面宣防防范。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宣传,多用案例式解析,让群众在看到标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看清内容,弄清过程。细化宣传对象分类,区分不同群体特征、生活方式、活动地点等开展引导,最大限度发挥实效。坚持“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相结合,充分依托县级联席会议,全力推动全县21家成员单位落实宣防责任。同时,积极开展“无诈示范社区”“无诈示范单位”评选活动,调动全县资源掀起宣传热潮。今年以来,共上门入户10余万户,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份,张贴反诈标语、横幅2万张(条),举行反诈专题宣讲会30余场。(宣京京 袁青青)

标签:诈骗;电信网络;母亲
责编:苏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