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5日开始,连云港市进入疫情防控应急状态,到3月30日连云港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整整25天、600个小时......在这昼夜不歇的艰苦战“疫”背后,是一幕幕有温情有感动的画面,让我们用镜头记录连云港公安战“疫”的勇毅瞬间!
镜头一:最迅速的集结
面对突发疫情,连云港市公安局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 。号令一出,万警冲上“疫”线。
“我是党员,我先上!”3月5日凌晨,海州公安分局各个派出所连夜集结成军,奔赴“疫”线。在各高速查验点、封控小区、核酸采样点,一面面印有“党员突击队”字样的鲜红旗帜迎风飘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中,他们用行动彰显公安担当把党旗插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一时间,全市公安机关200余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红旗帜!连云港公安用行动践行着“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铮铮誓言。
镜头二:最精准的溯源
24小时灯火通明的流调专班。一双双熬红的双眼;一声声键盘的敲击;一台台昼夜运行的电脑,见证了流调人员的通宵达旦与争分夺秒。
在负责核查的民警电脑旁,一瓶小小的眼药水是他们的“标配”。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录入数据,导致用眼过度刺痛红肿眼睛模糊了就滴两滴。
电话打到头疼、话说到嗓子红肿,每天数百个流调电话是每一名流调员的工作日常。他们反复与涉疫人员核对信息,目的就是要确保信息更精准、更全面。累了,就裹衣小憩;困了,靠在椅子上眯一会。他们与数据为伴,上追源头、下拓密接,争分夺秒与疫情赛跑,每一份详尽流调报告背后,都是他们的昼夜坚守。
镜头三:最勇毅的逆行
在战疫的最前沿、在危难险重的关头,总有红蓝灯闪烁,总有藏蓝的身影伫立。值守民警拿着小喇叭走街串巷,一遍地劝导群众不要随意外出,出门戴好口罩、阻断传播风险。
曾经骨折的脚踝旧伤,因为每天的上下楼攀爬而发作,民警一瘸一拐的那一幕,让网民直呼“看了心疼!”
忍受被消毒水浸透而刺痛的皮肤,依然背负50斤重消毒装备,每天攀爬50多层楼消杀,只因隔离服里面是无悔的藏蓝。
因小区封控管理、人员不能外出,全市公安机关民警辅警“就地转岗”,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小区物业报到,一个个“临时派出所”遍布各个小区,承担起接处警、疫情防控等工作任务。
他们身披“素铠”“疫”无反顾,用忠诚坚守之躯,扛起守卫城市平安的重任。
镜头四:最无闻的坚守
还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熬过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夜,电话屏幕就是他们的战场,键盘鼠标就是他们的武器。他们默默守护“生命线”的畅通,耐心细致答疑解惑,24小时网上巡查执法,实时关注涉疫舆情动态,随警宣传记录战“疫”时刻,凝聚众志成城强大抗疫力量。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默默无闻的坚守在别样的战场。
疫情防控与破案追逃,两手抓、两不误。一起起案件的侦破、一个个“疫”外收获,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正是因为有他们的默默奉献,又如暗夜里一束柔和的星光,挡在你和危险之间。
镜头五:最亲密的战友
双警、警医夫妻携手;父子、兄弟姐妹并肩……他们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虽岗位不同、但使命相同……
“单位集结,我不回家了。”“我这里也忙,你注意安全!”一句加油、一声叮嘱,是彼此的不竭动力。
疫情期间,“警察蓝”“医护白”“志愿红”……他们各自坚守在抗疫一线,用双份坚守描绘战“疫”“最美底色”——
将“课堂”设在“战场”的54名警校新警学员,在“疫”线接受如火“考验”。他们昼夜坚守的相互陪伴,让战友之间的关系更近了。言传身教的传承,让师徒之间的情谊更深了。
连云港警队里并肩抗疫的他们,组合不同目标一致,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战“疫”一线别样的风景。
镜头六:最飒爽的玫瑰
她们虽为女儿身,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毅然选择迎疫而上鏖战病毒。
在市区苍梧路郁州路卡口,平均年龄仅28岁的女子交警中队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飒爽英姿绽放在“疫”线。
暖心“快递员”乌兰、最美见习女警徐畅……天天“泡”在社区里的她们,走访排查、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通告,督促居家隔离群众配合……样样工作干得井井有条。
灌南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疫情防控6名女子突击队员分工协作,第一时间梳理、核查涉疫数据,不管工作到多晚,都坚决做到数据当日清零,每天人均要打数百个电话。
她们用女性的柔美和细致,扛起疫情防控钢铁防线的“半边天,让藏蓝警花盛开在战疫最前沿。
镜头七:最可敬的老警
在战“疫”中,还有一批辛勤耕耘的“老黄牛”。他们是久经沙场的忠诚“战士”,他们是临危勇担当的“老将”——
59岁的社区老警王爱书,还有一个月就要退休。“退休之前这场‘仗’,我必须要参加,要不会遗憾一辈子的!”满头白发的老警带着徒弟,昼夜奋战“疫”线激情丝毫不减。
白首之心,矢志不渝。59岁的老交警龚辉,主动请战前往车流量大、待检人员多、离城区最远的G228国道值守,每24小时一个班次,他硬是拖着疲惫的身躯,一丝不苟咬牙坚持下来。
已经退休的老警朱连国,积极要求加入抗疫行动,他发挥自己经验丰富人头熟的优势,对疫情期间的群众矛盾纠纷,实行简单纠纷当日排查当日化解,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们、她们……还有许多退休老警,除了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外,充分发挥余热特长,挥毫泼墨、艺起抗疫,为疫线战友们加油鼓劲。
白鬓虽霜,不改青云志,老警们克服困难主动请战,用一言一行为后辈作出了榜样。
镜头八:最温情的服务
疫情无情警有情。他们以绵薄的光热,传递着温情与信念……3个小时,跨越200公里——连徐两地警方紧急接力,用“公安速度”“警察担当”将急救药品及时送到病人手中。
疫情期间,82岁老人突发疾病倒在床边,孤独无助之时,民警翻墙入院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万伏高压电线之下,千钧一发之际,民警果断处置奋力一拉,将轻生男子成功救下。
畅通便企“绿色通道”,助企纾困解难题。疫情背景下确保“不停工”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平稳有序生产,港城公安从不曾缺席——
疫情防控“不歇脚”,服务群众“不打烊”,“警官速递员”“网上服务员”……在各个公安服务窗口,“超能警察”在战“疫”同时,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急难盼愁”事。
春寒料峭之际,总有“警察蓝”带来阵阵暖意。
镜头九:最坚实的后盾
在这场抗疫战斗中,有些人虽不在一线冲锋陷阵,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战场”。他们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警察守护后方——
一个小小的蛋糕、一句温馨的祝福,在繁重的抗疫工作中,早已忘记了自己生日的民警辅警,却意外收到组织的生日祝福,让战“疫”一线充满温情、斗志昂扬。
一幅画、一首诗、一句加油……家属的理解、孩子的支持,让“疫”线民警“战力”十足。
他们,是警察背后的警察、是警察温暖的慰藉、是警察最坚实的后盾。
镜头十:最暖心的支持
疫情当前,总有一些暖心的关怀。牵动你我总有一些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
在疫情防控查验点,一名群众将一箱口罩放在地上转身离开,并说道:“你们比我更需要它!”
在管控小区门口,孩子送上连夜创作的“守住绿码”“加油连云港”——就是最暖心的无言支持。
疫情防控现场,大妈心疼的眼泪、孩子崇拜的敬礼、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就是最直白的精神支持。
我们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警护民、民拥警,警民同心,温暖人心……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也许是关键时刻的挺身出,也许是微微温暖的细致服务,那里有他们许下的忠诚誓言,那里就有——“疫情当前,警察不退”忠诚和誓言,因为他们是一群忠诚、担当,坚毅、逆行的人民警察。
(莱易 张文声 关宁 倪中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