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21-2022年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启动以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紧随北京冬奥会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秉承冬奥赛场上通力合作、锐意进取、敢想敢拼的精神,创新开展了“理论冬奥”系列冬训宣讲活动,以“冬奥”门券课堂、“五环”宣讲接力、“雪花”网络连线等新形式、新模块,构建冬训宣讲“三维度”,让红色记忆、历史文化、模范事迹和先锋理论的传播力、覆盖面、渗透度更上一层楼。
打造理论学习“补给点”,架构“雪花矩阵”。戚墅堰街道基于花溪小红馆、党建文化公园、红色基因馆等红色阵地和“锋领楼道”“小巷议事会”“共享客厅”等红色网格,安排专兼职理论宣讲员入驻,打造了32个理论学习“补给点”,让“小雪花”拼图“大雪花”。梳理“宣讲菜单”,建立“线上点单、网格派送”的即点即学制度。同时着力推动理论宣讲成果可视化,推出了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春联盲盒”、法律援助“元宵灯谜”等理论学习大礼包,在重要时间节点安排发放,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多种形式接触到党的创新理论。
串联五环宣讲“接力线”,绵延“传火脉络”。街道广泛招募选拔宣讲人才,打造了一支年龄梯次配备、专业优势互补、来源渠道广泛、专兼职结合的“理论戚骑兵”宣讲队伍。主讲人串联网格、校园、公园、广场、市场,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党代会、市“两会”精神等开展宣讲接力,充分展现快板少年的“朝气黄”、在岗社工的“青春红”、农贸市场的“菜篮绿”、造火车头的“科技蓝”、结对律师的“公正黑”等“五环五色”。另外,街道注重吸纳青少年成为后备力量,持续做好理论宣讲人才培育孵化工作,培养更多表达能力较强、热爱宣讲事业的青年骨干宣讲员,让“理论戚骑兵”队伍不断壮大。
扩大齐学共讲“覆盖面”,搭建“门券课堂”。街道大力推进校社联动、家社共育,将红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依托共建共享的高品质多元育人模式,拓展党员冬训的舞台,通过党员骨干、党员教师、党员家长带动起全民参与“理论冬奥”的热潮。花溪社区的党员张汉明用他50年间收集的3万余张红色门券开启了“门券课堂”第一课,讲解红色门券、引出时代记忆、剖析理论道理。依托“门券课堂”,社区拥有锡剧、诗歌、朗诵、剪纸、书画等特长的党员发挥“旗帜”精神,创新实景课堂活动,让教师和家长党员实现冬训受教者和家校教育者两重身份间的灵活切换,及时补足“精神食粮”、播撒“理论种子”,扩大“理论冬奥”的“练兵场”和党员冬训的覆盖面。(邱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