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防范个人涉案账户的一些思考
2022-03-29 20:0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艳 李美伶  
1
听新闻

  □ 农业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课题组 陈艳 李美伶

  一、切实增强防范个人涉案账户的紧迫性认识

  近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据公安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1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9万余名,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3.9万个,追缴返还人民群众被诈骗资金120亿元。因此,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相关部门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切断犯罪分子资金转移渠道,作为开立银行卡的源头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高度重视涉案账户压降治理工作。以某商业银行一级支行为例,2020年发生涉案个人账户53户,2021年发生涉案个人账户35户,虽然个人涉案账户数量有所下降,但形势不容乐观,防控责任艰巨。

  二、个人涉案账户产生原因分析

  从外部来看,一是电信网络诈骗事件仍然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不断升级欺骗手段,给银行涉案账户压降治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二是群众防范意识有待加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剧了个人隐私的泄露和信息的泛滥。一旦防范意识薄弱,不但容易被犯罪分子诈骗造成财产损失,还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个人账户和信息,成为其“保护伞”,为其转移犯罪资金提供便利。三是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对公账户难度增加,成本加大,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开户门槛低、成本小的个人账户,导致个人涉案账户居高不下,压降困难。

  从商业银行内部来看,一是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开户审核把关不严。开卡人员未落实“望、闻、问、切”的开户核实手段,即看客户证件、听客户咨询、问开户目的、核实客户真实性,综合研判开户风险;同时未对新开户并主动要求注册电子渠道、开通K宝、手机号非本人使用、关注限额等异常情况提高警惕。客户经理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未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仅简单询问客户基本信息,未深入了解客户便下结论,准予开户。二是培训学习不到位,员工风险意识未入脑入心。基层网点在日常工作中未压实工作责任,未及时传达涉案账户形势的严峻性,未培训“望、闻、问、切”的开户核实手段,“最后一公里”未落到实处。

  三、压降个人涉案账户的建议

  1.积极传导,增强员工责任意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上级行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账户治理督导及联席会议的内容和要求,引导全行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和使命感。

  2.强化培训,提升员工反欺诈识别能力。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将涉案账户的风险特征、防控要求传达至基层网点各岗位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欺诈特征和反欺诈工作要求,切实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3.明晰职责,各方协同筑好涉案账户防线。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各条线责任和反欺诈具体工作职责和相关责任。建立信息互通共治机制,主办部门的可疑线索转发基层行核查管控的同时发送相关部门和基层网点,形成联动及时、协同有力的格局。强化警银协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共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

标签:涉案账户;电信网络;个人账户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