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⑱
促成民主党派成立,留下历史存照
2022-03-29 16:43: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作者:林元沁  
1
听新闻

  1945年12月17日 1版《新华日报》关于民主建国会成立的报道;

  1946年4月10日,九三学社在《新华日报》发表对东北问题的意见;

  1946年5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九三学社开成立大会》消息……

  在历史的长河里,《新华日报》恰似一把火炬,又如同一个舞台,先后直接或间接推动中国民主建国会以及九三学社的成立,并为各民主党派发声提供畅通的渠道,见证着多党合作的辉煌历史。

  九三学社的筹建、成立,《新华日报》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存照。

  “1945年9月3日,日本签字投降正式生效。就在这举世庆祝的一天,九三学社的前身‘民主科学座谈会’举行扩大座谈会。”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蒯建华告诉记者,就是在这次会上,决定以九月三日这个日子给组织命名,称“九三座谈会”。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蒯建华 张琦 摄

  之后,在中共领导人,也是新华日报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以及新华日报社长潘梓年帮助下,在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之一潘菽介绍之下,卢于道、梁希、金善宝、涂长望、谢立惠、干铎、李士豪等科技界人士先后加入了“九三座谈会”。

  “有意思的是,时任《新华日报》社长、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的潘梓年和亲兄弟潘菽、潘美年以及堂兄弟潘汉年等潘氏兄弟,都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蒯建华说。

  时间来到1946年,新年刚过,1月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刊载了一条消息,标题为《政治协商只许成功——学术界举行九三座谈会,决定筹组九三学社,声援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完成历史任务》。

  1946年1月9日新华日报二版《学术界举行九三座谈会 政治协商只许成功》的消息

  报道指出,此次座谈会首先检讨新疆问题,其次交换政治协商会议意见,发言踊跃,一致认为,政治协商会议必须完全公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最后决定推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等筹组九三学社,声援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各代表,完成他们所负的历史任务。

  座谈会召开的日期是1946年1月6日,通过《新华日报》的这则报道,“九三学社”的名称首次见之于世。从这条简短的消息可以看出,九三座谈会的召开,实为形势所迫,因为就在四天之后的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就要开幕了。

  “九三座谈会之所以选择此时召开,并决定筹组九三学社,就是希望来之不易的团结局面不要破坏,希望政治协商会议能够开好,取得成功。”蒯建华表示,在这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流寓重庆的科学文化教育界人士,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他们迫切希望喊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决定组织起来,采取行动,声援政协代表。

  就在政协会议召开、会上充满分歧和斗争的情况下,1月18日,九三学社筹备会再次发声,对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了关于开放政权、民主与自由权利、停止军事冲突等九条意见,发表于报端。并且再次强调,政协会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败则混乱分离”,“置国家于万劫不复之境”,后果不堪设想。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由于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发生“较场口事件”

  记者注意到,九三学社筹组期间,还多次在《新华日报》发表政见,申明立场。例如,1946年2月10日,在重庆较场口举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时,国民党特务暴徒数百人,有计划有组织地抢占会场前排坐位和主席台,主席团和群众被打伤60余人,不少人流血,造成举国瞩目的“陪都血案”。

  “为了民主,为了正义,你们受了伤,流了血,但你们所受的伤所流的血,是有代价的……”事发之后,九三学社筹备会派人慰问受伤进步人士并发表谈话,谈话在1946年2月14日的《新华日报》发表。

  “九三学社于五四纪念日下午三至七时开成立大会……”1946年5月6日,《新华日报》刊登的一则消息,宣告经过数月筹备,1946年5月4日下午三点,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在重庆青年会大厦召开。褚辅成、卢于道、黄国璋、许德珩、税西恒、潘菽、黎锦熙、涂长望、吴藻溪等五十余人出席,会议推举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为主席团成员。

  与成立大会消息一并刊登的,还有会议通过的《九三学社缘起》《成立宣言》《基本主张》《对时局的主张》等。至此,九三学社正式踏上中国的历史舞台。

  “黄炎培、胡厥文、李烛尘、章乃器、黄墨涵、彭一湖、施复亮等发起的民主建国会,已于昨天(十六日)下午一时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成立大会……”1945年12月17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民主建国会成立的消息。

  如今再看这段数百字的消息,随之掀开的,是一页特别的历史。1945 年 12 月16 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新华日报》的努力下,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成立。周恩来说:“1941 年,只有文化教育界靠拢我们,1945 年民族资产阶级也靠拢我们了。”

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常本春 张琦 摄

  “民建的成立,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中国的民族资本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艰难地成长起来的。” 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常本春说,抗战胜利后,在中共和平民主政策的影响和具体帮助下,以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教社和以胡厥文为代表的迁川工厂联合会以及与他们相联系的文教界上层知识分子和民族工商业者,酝酿成立了代表他们利益的这个政治性组织。

  民建成立时,并没有取得当局的认可,因而并未正式向社会公开。因此旧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时,民主建国会并没有正式代表参加。黄炎培是以民主同盟代表身份参加的,李烛尘则是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的。

1946年1月8日,民主建国会举行招待会。图为参加招待会的各方面人士的签名。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两天,即1月8日,民主建国会举行政协代表、各界名流和新闻记者招待会,公告民主建国会的成立,散发了政纲和成立宣言,并向政治协商会议提出了《八点意见》,这是民主建国会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步。

  招待会召开隔日,1946年1月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二版醒目位置,刊登了《支持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民主建国会招待各代表》的消息,从消息内容来看,这次会议主张在1月10日的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前,内战要先停止,人民的基本自由必须迅速获得。

  参加招待会的中共代表董必武对民建八点意见给予了肯定。他说:“民主建国会对协商会议的初步意见,首先在《新华日报》登载,可见我们对贵会的态度。”

  董必武在会上表示:“贵会所提的意见,大体与本党向协商会所提出的相同。至于具体意见如‘组织顾问团’问题,我们也同意。”

民建召开会议 多方及社会名流代表参会

  “其他如‘须有广大民意的反映’,我们也赞同,因为会议本身很狭小,一切的决定都要人民支持,如果没有人民支持,即使决议是好的,也不易实施,坏的更不必谈了!希望协商会的议决公诸社会,得到群众的批评。”董必武当即安排《新华日报》对《民主建国会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初步意见》全文进行了刊载。

  “民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常本春说,由于抗战胜利后政治形势的变化,国民党政府迁返南京,1946年2月24日民建重庆分会正式成立。

  此后,在重庆的和平民主斗争,如举行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揭露蒋介石法西斯暴行,声援学生运动,发动宗教界举行祈祷和平大会等,都是在中共地下党领导或影响支持下,民建重庆分会联合其他渝地政团协力进行的。民建始终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与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他如‘须有广大民意的反映’,我们也赞同,因为会议本身很狭小,一切的决定都要人民支持,如果没有人民支持,即使决议是好的,也不易实施,坏的更不必谈了!希望协商会的议决公诸社会,得到群众的批评。”董必武当即安排《新华日报》对《民主建国会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初步意见》全文进行了刊载。

  “民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常本春说,由于抗战胜利后政治形势的变化,国民党政府迁返南京,1946年2月24日民建重庆分会正式成立。

  此后,在重庆的和平民主斗争,如举行李公朴、闻一多追悼会,揭露蒋介石法西斯暴行,声援学生运动,发动宗教界举行祈祷和平大会等,都是在中共地下党领导或影响支持下,民建重庆分会联合其他渝地政团协力进行的。民建始终以民主和建设为宗旨,与中国共产党和各界人士一道积极投入到反内战、保和平的民主斗争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新华日报》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毛泽东、周恩来赋予报馆全体人员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于党在国统区的组织是秘密的,利用报纸这个合法的舆论阵地,发挥它的宣传者、组织者的作用,来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分化、孤立右派,巩固扩大统一展现,尤为重要。

  除了九三学社和民建的成立离不开南方局以及《新华日报》的努力和推动,中国民主同盟会的成立和上述二者之间,也有一段特别的缘分。

  1939年10月,在董必武的积极推动下,参加国民参政会的一些热心国是,赞成中共“团结抗战”方针和主张实施宪政的人士,包括沈钧儒、邹韬奋、张澜、黄炎培、梁漱溟等,发起组成了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统一建国同志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中,不乏常常在《新华日报》发表政见、刊登文章的人。

  1940年5月,周恩来向南方局和《新华日报》的人员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要加强中间势力的工作,并亲自和沈钧儒等中间派负责人士谈话。从“统一建国同志会”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再到“中国民主同盟”,到1944年,中国民盟已经成长为除国共两党之外最具影响的一个党派。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爱国统一战线的民主党派和有关人士提供发声渠道,《新华日报》总是不吝纸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1942年诞生“友声”专栏。

  “我今日却甚愿《新华》,假使可能的话,肯在此作一度地公开的声明,再确定一个公开的园地。”《新华日报》创刊4周年时,时任民盟中央常委张申府撰写文章热情赞美新华日报是全国最好的报纸,并希望《新华日报》能给共产党以外的爱国人士一个说话的空间。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1942年起,《新华日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接受了张申府的意见,开设《友声》专栏,确定要“把党报变为容许一切反法西斯的人说话的地方”,先后刊载过不少民主党派人士、进步学者等人士的文章,对于推进爱国民主运动起到很大作用。

  1942年2月20日,《友声》专栏首次出刊时,周恩来以编者的名义亲自撰写了一段前言,说明专栏的意义:“本报特辟‘友声’一栏,欢迎各方面朋友,对于各种问题,提出真知灼见,赐予本报发表,以便公开讨论,这就是本报的嘤嘤之鸣,想为读者诸君所乐于赞助的罢。”

  据记载,《新华日报》自1942年到1945年刊载的各类文章多达200多篇,利用“友声”开辟了新的战线,在当时国统区很受民主爱国人士的欢迎和重视,扩大了该报在中间党派中的影响力,将自己变成一切抗日力量的喉舌,在国统区向全国传播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声音。

  从内容上来看,“友声”专栏所发表的内容,多是中间党派人士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对社会问题的具体意见,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文章作者来源大为拓展。

  1944年9月12日,“友声”发表张申府的《我们为什么要民主和自由》,这篇文章大大激发了中间党派争取政治民主的斗争热情。接着,“友声”又发表了邓初民的《论民主政治的研究法》、朱麓阳《我们的呼声》等文章,均受到关注和热议。

友声 我们为什么要民主与自由

  民主党派擅于献智献策共谋发展的优势,从那时起便可见一斑。对于抗战时期社会生产水平下跌、人民生活质量下降的状况,《战时工业·战后工业·战时财政》《谈谈兴办小工厂的几个技术经验》《确定花纱布的自给自足政策——天气多么冷啊,我只要买一张平价布》等文章在“友声”陆续发表,对社会问题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和有益参考。此外,在文化、医疗、反法西斯等话题上,中间党派亦笔耕不辍,贡献出一批又一批的高质量“发声”。

  透过这一页页早已泛黄的老报纸,记者深刻感受到,“友声”专栏的“嘤嘤之鸣”践行着抗战、民主、团结这个时代主题,使党外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亲密与共、合力抗战的亲密战友,从而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其致力于抗战事业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总策划:双传学 顾雷鸣

  执行策划:王晓映

  记者:林元沁

  视频:张琦

  历史顾问:赵剑波

 

 

标签:九三学社;政治协商会议;新华日报
责编: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