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在数字化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威胁着老百姓的财产安全。6月14日下午,一名神色紧张的女士走进苏州农商银行震泽支行,向柜台咨询其银行卡交易被拒绝的原因。
柜员沈心怡接待了这位客户,并立即通过银行反欺诈系统进行了查询。结果显示,汪女士(化名)的账户为低保账户,在凌晨时段有多笔异常款项转入,均被系统自动拦截。低保金通常不会在凌晨时段进行发放,这一异常现象立即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工作人员向汪女士询问几笔款项的来源与用途时,汪女士含糊其辞、说法前后矛盾,先是说款项用于直播打赏,后又否认自己直播。汪女士的回避让工作人员更加确信汪女士陷入了电信诈骗的漩涡。
沈心怡迅速将情况上报给运营行长,运营行长在查看了反欺诈拒绝交易明细后反复询问汪女士是否认识转账人员,汪女士承认不认识对方。工作人员猜测汪女士可能是在帮诈骗分子过账,向汪女士讲述了受害人帮助诈骗分子过账的真实案例,并开导汪女士为了低保款的正常发放应该说出实情。在支行工作人员的心理安慰下,汪女士同意由银行代为报警。警方到场后,汪女士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汪女士由于腿脚不便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家中还有两个小孩需要抚养,虽有低保维持,但依旧捉襟见肘,轻信了网络上赚取外快的虚假信息。通过评论留言,诈骗分子获取了汪女士的联系方式与住址,并于前日凌晨去了汪女士家中,告知汪女士想用她的卡转一些工资,同时许诺提供“好处费”。随后汪女士通过自己银行账户帮助其过账,险些成为诈骗链条中的一环,但转账均被苏州农商银行反诈系统拦截。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汪女士的低保账户安全无虞,苏州农商银行当即将该账户调整为审慎类管理,并告知汪女士后续如有需要可至柜面办理业务,确保低保款能够顺利发放。汪女士对沈心怡及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干预表示由衷地感谢。
赵晨曦 陶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