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大屯之八|沧海欣逢领路人——忆我的入党介绍人王桂生同志
2025-05-10 10: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刘建平  
1
听新闻

  王桂生同志长我30岁,他喊我小刘,我喊他老王,这样的称呼相互喊了整整三十年。2004年12月底,老王不幸病逝,终年80周岁。在而后工作和生活的间隙,老王的音容笑貌时常会浮现在我眼前,回忆的浪涛随即汹涌而至。

  1974年初夏,我在大屯煤矿工程指挥部姚桥矿任保卫干事兼内勤。一日,科里来了位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同志,说是从上海下放黑龙江的干部,现分配到我矿——他就是老王。由于没有明确职务,加之人生地不熟,他先跟着我熟悉矿区情况一段时间。平日里,老王不苟言笑,做事认真严谨。譬如,填写户籍卡时,他对每一个栏目都尽量设法填满;每次值班记录,他都写得十分细致;每次做询问笔录,对于重要细节都问得非常详尽。他说这是基础性工作,一点不能马虎,关键时能派上用场。这点点滴滴的具体事务虽不起眼,对我却起到了强烈的示范作用。

  (王桂生在中国驻也门大使馆留影)

  当年,我出差到上海市公安局报材料,偶然间遇到市局经保处一位老同志,曾与老王共过事,他问起了老王在大屯的工作情况,我如实介绍了。据他的介绍:老王四十年代就参加革命,并且是上海的地下党员,五十年代曾在市公安局交保处工作,后任市公交公司保卫科长,六十年代被交通部和外交部派往中东也门等国负责公路建设,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老王带头减薪,还动员女儿去了新疆……直听得我肃然起敬,原来老王有着这么多光荣历史和优秀事迹啊!

  返矿后,当我和老王讲起时,他只是微微一笑,平静地说:没有什么,都是过去的事了。后来我才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由于“四人帮”迫害,原上海地下党备受污蔑,横遭侮辱,老王也曾被单位造反派从国外叫回来接受审查。我听老王说,当时他是从也门乘飞机到埃及的开罗然后转机回到上海的,一下飞机就被造反派带走了。对此,老王相当地乐观旷达,他坚信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

  慢慢地与老王熟悉起来。其实,老王机警幽默,知识渊博,见解深刻,对于老上海的人文历史尤其了解。由于搞过地下工作的原因,老王记忆力惊人。解放前他在上海法商电车公司上班,他能把法商电车公司的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堪称“活字典”。当时,我常常地想,能与老王这样的老党员老同志共事,真能学到不少知识。

  1974年年底,矿机关党支部决定发展我入党,老王(还有一位老梁,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主动提出要当我的入党介绍人,我既高兴又激动,有老王这样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做介绍人,何等幸福和幸运!记得开支部大会前,老王和老梁找我谈了一次话,可谓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概括起来就是嘱咐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谈话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不多久,上海地下党问题得到彻底平反昭雪,老王终于迎来了云开日出的一天。1977年秋,老王抽调到指挥部组织处参与整党工作,一年后,老王调回上海。在欢送老王时,他感慨万千地说,在黑龙江呼玛县四年,在大屯煤矿四年,真是“八年抗战”啊!他和我相约,平时多通通信,若到上海一定去找他。在以后的鱼来雁往中,我分明感受到老王愉悦和振奋的心情。初回上海时,他在市建委参与平反冤假错案,后分到市住宅总公司下属一公司任保卫科长。我有些纳闷:老王五十年代就是科长,怎么三十年后还是科长?况且在粉碎“四人帮”后落实政策回上海的老干部大都得到了重用。有一次,我出差去上海,碰到了原在大屯煤矿指挥部政工组搞组织工作,后调到上海市经委任职的老徐,经他一说,这个疑问得到了解释。原来市建委拟安排老王任新成立的住宅总公司保卫处负责人,是他主动坚决要求去住宅一公司保卫科的,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文化知识跟不上(这完全是谦词),让更适合的同志去负责吧。于是,老王很高兴地履任保卫科长一职直至离休。

  1985年我考入上海的华东政法学院后不久,老王正巧刚离休,他曾几次来校看望我,还请我出去小酌。我班里同学羡慕地说,你的老领导这么关心你啊。有一位同学的父亲解放前也是上海的地下党员,其父和老王熟悉,经我介绍他认识了老王,感到十分投缘,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有两件事,至今我还记在心里。

  一次,老王来校看望我后,我送老王去乘公交车。我俩从万航渡路朝着曹家渡走去,一路上老王还讲起上海老市长曹荻秋的夫人石斌,说石斌是老王所在街道的党委书记,平易近人,没有丝毫官太太架子,很会做思想工作。在1965年的一天,她约老王谈谈,也是走在马路上边走边聊,像聊家常似的。她先介绍新疆石河子的现状,很需要优秀青年去开发建设,接着说老王是个老党员了,能否带头报个名,在街道起个示范作用,将女儿送往石河子农场,直说得老王心悦诚服。不久,老王就带头将女儿送去了新疆落户。

  还有一次星期天,老王请我去他住在大木桥路的家中玩玩,他特意在路口等我,我俩汇合后一路交谈。正说着,迎面碰到一对高个子夫妇,看样子和老王蛮熟的,还说了好几句话呢。高个子夫妇走后,老王告诉我,这对夫妇就是篮球运动员姚明的父母(其时姚明已小有名气),家就住在大木桥路,姚明的父亲是上海英雄钢笔厂的工会主席,我们都喊他们叫长脚夫妻。由此可见,老王在街道的人际关系一定是很好的。

  天不假年,一瞬间老王逝世已有十年了。回顾他的人生,的确是朴实里蕴含真实,平凡中显示非凡。他对党组织的忠诚,对祖国的挚爱,对名利的淡泊,对同志的关怀,完全配用“高尚”二字。

  老王逝世已有十年了,他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更是我的领路人。他崇高的人格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使我在顺境中不张扬,在逆境中不消沉,努力去践行入党时的庄严宣誓!

  2014年9月第一稿

  2025年1月第二稿

标签:上海;科长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