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记忆|丰富精神内涵 触摸悠远文脉
从《新华日报》版面走入南京图书馆
2024-03-28 21:4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睿恬 吴心言  
1
听新闻


丰富精神内涵 触摸悠远文脉

从《新华日报》版面走入南京图书馆

  一座图书馆,保存着人类的文化遗产,凝结着时代的变迁记忆,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任。

  1950年3月19日,南京市国立中央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南京图书馆”。而后,在社会进程中,南京图书馆不断为政治、文化、教育、科学研究服务,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透过《新华日报》的版面,不仅能看到大众对阅读、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还见证了南京图书馆持续几十年收集修复典籍、梳理文献的过程,让璀璨的文献古籍能看得见、用得上。

原国立中央图书馆大门


1962年11月20日《新华日报》


1986年1月20日《新华日报》


1993年9月17日《新华日报》

 

  把文化送到群众中去

  1949年南京解放后,社会阅读风气昂扬向上,人民群众急切希望获得更多知识,追求精神进步,图书馆的读者人数每年都有增加。1958年4月7日,《新华日报》报道《南京图书馆的新气象》,文章提到,南京图书馆阅览部即日起天天开放,每天阅览时间改为12小时,个人借书时间由原来每天4小时增加到10小时。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南京图书馆设置了多种类型的阅览室和资料馆,比如儿童阅览室、外国学术资料室、古籍文献室等。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南京图书馆每年接待12万多儿童读者。

  2006年11月6日,南京图书馆大行宫馆区实现全面开放。次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发此消息。据统计,当时馆藏图书800万余册,包含珍贵的古籍善本,并且新馆增设视障人书刊借阅室,为广大读者带来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人性化的阅读享受。

  南京图书馆不仅在集纳图书方面多次扩大规模,还常常举办免费的文化讲座、资料展览和各类文化阅读推广活动。

  南京图书馆每年都面向市民举办多场免费的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有呈现新中国风貌的新画片展览会,有寓教于乐的自然科学摄影展,有展示南图馆藏中艺术价值高、影响深远的古代、近代、现代文献精品的馆藏古籍善本展,有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风光、民俗、饮食、服饰之美的中华民族风情展……《新华日报》曾进行报道,“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南京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讲座,覆盖历史、文学、文化、科学、教育等领域,这些文化惠民活动不仅服务读者,还把文化送到群众中去”。

  为加强作家和读者的交流,南京图书馆还会举办文学讲座,读者纷纷踊跃报名参会。著名作家黄蓓佳、周梅森、高晓声、冯亦同、艾煊等都在此留下足迹,他们回顾创作道路,剖析作品得失,趣谈创作轶事,浸润读者心田。据统计,仅1954年,南京图书馆就举办文学报告会14次,听众达12403人。这样的活动广受好评,南京图书馆主动开拓,讲座类型从文学文化拓展到金融、健康、科学等领域。

  2012年5月22日,《新华日报》刊发稿件《精神烛照,有一种力量叫文化》。文章写道:“66岁的退休老人于树伦每个周末都到南京图书馆听讲座。在这里,他见到了余光中、易中天、吴建民、余秋雨、王蒙等名家,听过传统文化、中医养生、生物入侵等讲座。‘到讲坛去’,已成为江苏不少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南京图书馆传播社科人文知识,举办各种讲坛讲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浓郁的书香氛围中,满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

  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一部记录侵华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等法西斯暴行和百姓在“敌人铁蹄之下过非人生活”的回忆录——《南京难民区九十四日记》,在南京图书馆抢救性整理民国文献时被意外发现,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再添有力证据。 记者 余萍 摄


南京图书馆馆藏古籍《新刻岁时广记》


南京图书馆古籍书库


2000年5月24日《新华日报》


2008年4月15日《新华日报》


2010年12月28日《新华日报》

 

  数字化让古籍焕发新活力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凝聚着古人深邃的智慧。古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于赓续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南京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所藏古籍达160万册。1990年8月5日,《新华日报》报道要闻《南京图书馆古籍楼昨动工兴建》,该古籍楼用于专门收藏保管古籍。与此同时,南京图书馆设立中国古籍书目机编索引与联机检索系统,这个现代化书库对古籍的收藏保存起到重要作用。

  古籍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历史记忆的桥梁。南京图书馆几十年来持续收集整理归纳南京大屠杀相关文字、影像、手札等历史资料。2023年,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南京图书馆抢救性地整理民国文献时意外发现《南京难民区九十四日记》,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再添有力证据。这部悲剧性的回忆录与其他资料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为我们提供了多元视角,帮助后人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

  江苏是历史文献收藏大省,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部古籍背后都藏着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古籍有的斑驳残损,有的部分遗失在历史长河……从南图古籍修复专家“扫地僧”沈燮元到90后古籍修复师丁峰,一代又一代的古籍修复人才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古籍重新走入现代人的视野,让公众对古籍的传承与保护有更深刻的理解。

  据《新华日报》报道,2023年,“清人文集数据库”上线,这是“江苏省珍贵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项目第一期成果。珍贵古籍在南图的妥善保护下,不仅被保存收录,更以数字化的新方式与读者见面,读者不用担心无法接触到这些历经岁月的古籍。这也是南图探索古籍在数字时代如何赓续地方文脉的创新研究,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资源,也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无论是馆内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料,还是历史古籍、地方文献,它们都从一个角度显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状态,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底色。 

(江南时报记者 张睿恬 实习生 吴心言)

标签:南京图书馆;古籍;读者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