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花谢四月天
2023-05-07 19: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垄  
1
听新闻

  2023年清明刚过,乍暖还寒的天气,仿佛告诉人们真正的春天似乎还未到来。6年前的4月9日清晨,我的农民父亲永远停止了朴素的心跳,这一天正当我沉浸在对父亲的追思之中,突然从诗友的微信里得知,江苏著名诗人冯亦同先生于4月9日下午在南京去世,居然和我父亲一样享年仅82岁。惊闻噩耗,仿佛看见满天的紫金花纷纷飘落于紫金山下,顿时悲痛欲绝,泪如泉涌。

  亦同老师祖籍宝应,老家在郭桥乡赵河村,与我的故乡柳堡相邻。他1941年10月生于柳堡乡的柳堡头村。如此算来,亦同老师可称作我标准的同乡,因而他多年来都习惯叫我“小老乡”,我也在多篇文章里介绍他为“柳堡籍诗人”。

  我和亦同老师相识于1987年。其时作为一名高中校园里的文学青年,我写信请他为我们的文学社题写社名、刊名。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亦同老师的回信和赠书。此后,身为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的亦同老师一直和我保持着书信往来,他不厌其烦地为我改稿、荐稿,并在由他参与编辑的《文艺学习》等报刊发表了我的诗作。

  第一次见到亦同老师,是1987年中秋佳节后的一天,就在我们共同的故乡柳堡。我随他去寻访他出生的小屋,与残存的墙壁合影留念,去柳堡大桥和柳堡湖领略水乡风情。不久,我便在《新华日报》读到了亦同老师的《又见柳堡》《倚墙而立》等诗作,便又在他如歌的行板里重温了那一份珍贵的乡恋。不难看出,亦同老师与故乡、与柳堡“有着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

  1990年元旦,因出差在外的亦同老师未能参加我的婚礼,却写了一首《新春,赠一对新人》的诗歌,套红发在次日的《现代家庭报》一版上。同年12月,因为诗歌《我的小盲妹》在江苏文艺出版社举办的青年新诗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缘故,我到南京领奖,再一次见到了亦同老师。我告诉他柳堡近年来的变化,他激动得像小孩似的,拿出一瓶好酒,和我畅饮起来。我把这一段经历写成了散文《永远的乡音》,发表在南京和本地的报刊上,受到了亦同老师的好评。

  1992年金秋十月,家乡举办了一届“柳堡诗会”。诗会期间,我有幸陪同亦同老师及小说《柳堡的故事》作者石言老师等人参观访问。一路上,我们聊起了乡土诗歌的创作,亦同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深深地懂得,乡土是我们诞生的摇篮,它给了我们童年的记忆,是我们永恒的精神故乡和家园。我决心以亦同老师为学习的榜样,永远把乡土当作自己的母亲,时刻不忘以文字的营养反哺故乡。

  2013年1月26日,由江苏省大众文学学会主办的王垄诗歌作品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亦同老师应邀到场,作了精彩发言。他对“王垄的诗出在田亩里面,出在泥土里面”感到十分满意,并不无自豪地说:“我出生在柳堡,按照生在哪里就是哪里人的说法,我绝对是柳堡人!”

  最后一次见到亦同老师是2015年7月在南京市委党校内举办的江苏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理论培训班上。一头银发的亦同老师,虽身形明显清瘦,但精神依然矍铄。老人家始终关心着故乡的发展,以及我的文学创作。此后,亦同老师给我发过十几封邮件,为我执行主编的刊物题词,告诉我他和老伴将去新西兰女儿处暂住,等回来联系。其间,通过几次电话,致以问候。本打算疫情过后,邀请亦同老师返乡走走,想不到却从此天人永隔。

  在亦同老师赠送我的十几本书中,他2004年出版的诗集《紫金花》是我偏爱的一本。曾经为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写下《和平宣言》的亦同老师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是和柳堡一样的“心灵家园和永久居留地”。如今,在这人间四月天,却见紫金花落满地,只愿亦同老师一路走好,您的诗将永远留在我灵魂深处,教导我永远“把根留住”!

标签:老师;柳堡;故乡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