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东:蒯天这个同志
2022-12-05 21: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应东  
1
听新闻

  认识蒯天是在1990年年底,那时赣榆县人民政府举办的“首届赣榆徐福节”在海内外反响很大,小小的县城里一下子汇聚了国内大批的文化领导、文化名家,这应该是赣榆有史以来参与名家最多的一次活动,星光璀璨、嘉客云集,成了当年国内文化艺术界的一个焦点活动,海内外多家媒体都发表了各位名家抒写赣榆的文章,一时间赣榆成为了人们仰目的地方,我也为赣榆能举办这样高规格的活动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事后在一次和市里有关领导交流时,我谈了我对赣榆徐福节活动的看法,得到了这位领导的赞同!从他处得知,蒯天是赣榆徐福节活动的主要策划者,而且几乎所有的名家都是他出面邀请的,这让我记住了蒯天这个名字,开始关注蒯天,后来又与蒯天相识相知。

  这些年来,蒯天一直从事着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和许多国内文化名家、领导多有交集,他们之间频繁交往,都有很多文字记载,但他从不在人前夸耀。当年由他牵头,市企业文化学会支持下在我市举办的“中国连云港经济文化恳谈会”曾经引起海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在这次会上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的基础是企业,企业的发展靠改革,改革的关键是自主,自主后的企业靠文化”这一经典论述,刊登在《人民日报》《文汇报》《经济日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为我国经济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连云港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可以说蒯天为我市对外宣传做过许多贡献,所以民间给蒯天起了一个雅号“连云港市文化使者”。

  蒯天虽然是以写小说起家成名,但影视剧本创作,散文、人物传记、文学评论方面也有很多独道之处。从他的笔下,我们也认知了很多名人名作。每次去蒯天的工作室,总是有新的收获和超乎寻常的感悟。开始总是一番传统式的饮茶论道,说起他的忘年交高占祥先生的人生经历,如数家珍的过往故事,我听得入了迷,这位共和国老文化部长在国家文化事业上的一些开创性的作为及其为人使我肃然起敬。过去我读过高老一些作品,经蒯天一讲,这些文字信息便活了起来,对文化与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相互促进,从高老的经历上有了更多鲜活的应证。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蒯天发起的,宿迁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的宿迁泽达学院“高占祥书法广场”建成开放,在全国文化艺术届引起极大的反响,沈鹏、张海、苏士湗、孙晓云、尉天池等书法大家都为“高占祥书法广场”建成题辞祝贺,“高占祥书法广场”成为该市对外文化宣传的窗口,蒯天以高占祥先生为主人翁写的一本传记也即将问世。

  和蒯天的每次交流中,总是能看出他对我市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更高更务实性的期盼,谨慎地纵论着对连云港市大文化建设蓝图独特的心思,那份赤诚使我这个外行人也产生了共鸣和激情的燃烧。我总是暗暗在想,像蒯天这样用通常话说“不是体制内吃皇粮的人”,为什么会有这般思国想民的博大文化情怀呢?想来想去,唯有一个答案,那就是真正的文化人就是这种德性,每次聊天,从未涉及一个“钱”字,只是淹没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思想火花的烟雾缭绕之中。

  我退出岗位后,除了应该做的事认真做好后以外,经常会被邀请去参加文化艺术类活动,久而久之,也成了小蒯的忘年交。有时也会通过电话对社会文化上的事絮絮私语,看起来好像多管闲事,但从自身脱出来看自己,好像也是良知的表现。蒯天同志,你好像也是这样的人吧!

  蒯天知道我平时也喜欢舞文弄墨,又特别喜欢留意欣赏名家字画,因此每次聊意正酣意犹未尽之时,他总是会拿出一些国内大家的新作让我看,边赏边评论,那精辟入里的评述时不时就会撩拨起我对字画艺术探索的敏感神经。但君子从不夺人之爱,我也只是平静地饱饱眼福而已。

  当我问起这些年来,他的创作成果、得奖情况和在文化文学界曾担任过的各种社会职务时,他只是一笑了之,不像有些人如数家珍夸夸其谈。可当我无意中在网上翻看他的历史资料时,看得眼前一亮,蒯天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理事、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特聘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散文学会执行会长。他是我市首位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也是首位在江苏省音乐舞蹈节荣获最佳编剧奖者,他还先后获得过第四届全国冰心散文奖、中国戏剧文学奖、荣获过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文汇报》报告文学奖、《小说界》全国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等等,但和他在一起闲聊交流的时候,却从未见他提起这些,有人在一些场合夸奖他时,他总是一笑了之,扯起其他话题。

  蒯天是一位有思想、敢讲真话的人。一次聚会,与报社一位老友聊起蒯天,从他那儿得知蒯天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报社停发过稿件。我听后很好奇,想知道一个究竟,老友告诉我,蒯天为人豪爽,遇见不合理的人和事就敢当面提出不同意见,得罪了不少人,有些小人在领导面前,为了损蒯天就添油加醋讲他这个不好,那个不是等等,领导哪还敢再用这样人的稿子呀?但报社一位老编辑得知此事后,对领导的决定很不满,却又无力挽回,只好告诉蒯天以后再给报社写稿子就用别名。事后由于工作原因,蒯天多次和这位领导一起参加过许多文化活动,但蒯天对这位领导从没提起过这件事。一次这位领导家中遇上一件事,需要找蒯天解决,这位领导托了报社几位和蒯天来往较多的编辑,请他们出面给蒯天打打关照,但这几位编辑都觉得当年对蒯天的事处理得过了,不愿意出面。蒯天知道此事后,按照有关规定把这位领导的事办好了,这个举动让这位领导大大出乎意料。事后在一次活动上,这位领导见到蒯天,很惭愧地对蒯天说,当年被人误导,错怪您了,对不起您!蒯天笑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当年不是您对我严格要求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现在这个领导时不时会找蒯天聚聚。听了老友的陈述,我对蒯天又有了新的认识,难怪他有那么多肝胆相照的挚友,因为他包容、豁达。

  蒯天是一位有激情的豪爽之人,但遇事从不夸海口,总能做到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一次,市文联牵头举办了好友张国良先生的散文集《海州湾的黎明》首发式,时任连云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滕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副秘书长、中央文献出版社原社长郑德兴,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后许多人私下和我讲,他们读了散文集后很激动,要写篇评论文章发在什么什么报刊杂志上等等,我也很当回事,很替好友高兴,但一段时间后便没了声息,直到有一天,蒯天从微信上给我发来一个链接,打开一看,让我感到大为惊喜,原来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评张国良散文集<海州湾的黎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没有相当的水平是很难上这样顶级大报的,这让我对蒯天刮目相看。蒯天在书评中这样写道:“这些散文中,既有令人动容的亲情描述,又有充满哲思的生命思考;既有启迪人生的奋进之作,又有震撼心灵的生花妙笔,可以说每一篇都凝聚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点滴情怀……其实我一直认为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相处,就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就是和一颗至纯至美的心灵晤谈。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让我们在文字中体会恬静与安然,找到生命的活力。”蒯天自己其实也属于这类人。

  说起蒯天这个名字,特别是“天”字,我原来一直好奇,似乎感觉太大了一些,大不过天嘛。后来我想,自己年轻时工作单位的书记,他的名字最后一个字也是天,那时我曾天真地直问:你为什么叫天字?他应该是早有准备,脱口而出:天地乃我衣食父母,加上我这个姓氏的谐音,说明我崇拜天地。呵,我明白了,“蒯”乃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靠天地之灵气雨露滋润,不就是大自然的呵护吗?(作者张应东系连云港市科技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著有数百篇散文在全国及省市报刊杂志上发表。)

标签:高占祥;徐福;文化
责编: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