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先生从八十年代末开始的“以篆入草”“以篆入隶”的时代书法文化创造,将时代新的建构和笔墨精神赋予了篆书全新的生命,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涩。言先生书法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在线条上,也就是说他有高质量的篆书线条,支撑住他独具风格的书法高度,而这个高质量线条来源于他善用“涩笔”。涩笔的关键是中锋逆势涩行,有时甚至会将笔杆倒向左侧与行笔的方向相反,这样会和纸面产生更大的摩擦体现线性的张力。在万豪齐力的作用下,得到 非常坚实而沉涩、虚灵而中和的篆书金石气以及高古充盈的线质。
二是虚。时人书篆多在实处显示功夫,要知求实易而虚出难,更要明白实处的妙处皆因虚处而生,所谓“计白当黑”就是这个道理。言先生在篆书创作中特别善于造虚,不仅用涩笔写出变化、长短、粗细、浓淡等虚灵的线条,而且在篆书(特别是大篆)的结构中采用断笔虚接、连笔多变、并笔以及笔画之间随势取形、随类赋彩,又加上浓、淡、润、渴的用墨变化,善于渴墨的精彩技法产生了强烈的虚实对比,将有形的实和无形的虚相对照,令一个个实体的汉字连缀成丰富多姿的艺术形态,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是动。篆书从表面上看是静态的书体,所以书者大多只看到平正、端庄、稳健等篆书静肃的一面,其实这只是篆书的表面。言先生的篆书能在静的外表下写出来动势,他的动势来自顺逆相合,疾涩有度的用笔法和依势多变的章法。尤其他将“一波三折”的线性成功地、有度地、开创性地移植到篆书领域。所以,欣赏他的篆书绝没有时下写篆者死板、塞实、单调的毛病,却呈现出一幅幅动静合一、多姿多彩具有生命的艺术画卷。
四是意。写意性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精神。“意”的营造更得益于书法线性的时间特性。作为最抽象、最简约的书法艺术要表现出写意的境界是极难的,因为书法艺术可以调用的手段非常少,已经到了中国艺术的极限,而将外在静态的篆书写出写意的境界就难上加难了,因此当代篆书水平不高,更少见突破传统篆书的佳作。言先生不管是大篆还是小篆,包括汉篆的创作,都追求并体现出了“雄、浑、苍、深”的艺术意境与风采,遵循了老庄“致虚极、守静笃”的传统哲学思想;善于用涨墨、渴墨,发挥生宣、长锋羊毫等工具特性,最大程度上凸现篆书艺术的写意性,正大古雅又清远朴厚,这是非常难得的时代艺术创造。
——选自《言恭达艺术研究》(第一辑,荣宝斋出版社),衡正安《言恭达书法艺术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