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硬核技术助攻2022冬奥“沟通无障碍”
2021-07-13 10:22:00  来源:交汇点  
1
听新闻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当天下午举行的“国际盛会·中国智慧——文体产业智能化升级高峰论坛”上,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博士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全面展现科大讯飞用科技助力冬奥为沟通“破冰”,讲述了沟通无障碍奥运会的美好图景。

  “最硬核”新科技在每一届奥运会绽放

  每一届奥运,都是科技进步的集大成者。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自动计时系统将误差精确到0.01秒,1948年伦敦奥运会第一次对赛事进行电视转播,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首次采用“人工造雪”技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使用了互联网技术,首次投入7万台电脑,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使用了5G技术。

  最“硬核”的新技术都会在每一次的奥运舞台上首先绽放,履行它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使命,2022年的北京冬奥,将会迎来怎样的技术盛宴?

  杜兰介绍,科大讯飞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为赛事提供自动翻译和相关的语音转换、语音识别以及语音合成等硬核技术,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实现赛场内外的沟通无障碍。

  用科技解决三类“沟通无障碍”

  杜兰表示,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科大讯飞希望用科技的力量让世界更美好。

  科大讯飞提供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和语言关键技术服务平台,助力冬奥实现三类“沟通无障碍”——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障碍,人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无障碍,人与赛事之间的沟通无障碍。

  基于智能语音新一代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已建成一套具有冬奥特征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和语言关键技术服务平台。

  其中,面向冬奥场景的多种语音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已达成超过69个语种的语音识别,60个语种的语音合成,覆盖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能识别内容进行文本书面化处理。而机器翻译领域的突破,目前已支持168种语言的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的冬奥多语种信息获取及交互技术,可以支持中、英、日3种语言的交互理解。

  “我们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提供便携式翻译终端。”杜兰介绍,讯飞最新发布的新一代双屏翻译机,可以实现语种足够全、翻译足够准、反应足够快的“人与人沟通”三大需求。作为讯飞最新技术集大成者,双屏翻译机可以支持中文与60种外语互译、15种外语口音的翻译、中文和31种外语拍照互译,以及包括冬奥体育在内的16大行业领域的翻译。

  解决“人与组织沟通”无障碍,科大讯飞基于中英文语音转写及翻译核心技术,推出智能会议系统、录音笔、远程会议系统等硬件解决方案,在冬奥场景下实现中文和英、俄、法、西、日、韩等重点语种的翻译准确率不低于95%。

  为实现“人和赛事沟通”无障碍,科大讯飞通过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机器翻译等技术,参与开发了“冬奥通”APP、“冬奥智能问答”设备等应用,不仅能让全世界观众和游客及时掌握赛事资讯,还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听见”奥运文字,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奥运声音。届时,比赛结果被翻译成多语言并呈现在屏幕上的同时,还将通过虚拟主播等形式同步发布者的语气语调,进行24小时全天候播报。

  冬奥犹如最前沿科技应用的试验田,高新科技率先在奥运会使用,然后进入到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百姓生活等领域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真正去解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刚需命题。

  交汇点记者陈澄

标签:冬奥;最硬核;科大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