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风景区派出所 “333”警务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11-19 13:31: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茅山风景区派出所成立于1979年5月,辖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万余人、暂住人口3000余人,所内现有民警11人、辅警25人,下设10个警务区、5个中心警务室。长期以来,该所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基层基础工作质量变革、效能变革和动力变革,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基层治理、队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4次,连续11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派出所”,辖区平安稳定质态逐年向好,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旸曾两度前往该所进行暗访调研,给予了民警精神面貌良好、内部安全管理严格、治安巡逻防控有力、服务群众规范精细的高度评价。尤其是今年以来,该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平安美好生活向往为目标,瞄准基层派出所发展进程中普遍面临的警力资源短缺、年龄结构老化、干事氛围不浓等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探寻破局之策,从思想引领、机制建设、效能发挥三个层面,创新推行“333”警务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发展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句容公安改革创新、提能增效的“基层样板”。

  一是聚集思政建设,推行“三抓三提”,全面浓厚干事氛围。该所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业务,围绕忠诚干净担当为民这一目标,持续抓紧抓牢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有力地激发民警工作热情,提高了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

  抓思想引领,育警提志,增强队伍凝聚力。充分利用茅山红色教育基地区位优势,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所内转移到所外,定期不定期组织民警前往铁军营、新四军纪念馆、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展党建教育活动,带领重回过往、传承红色基因,更加直观地感受理解我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中引发共鸣、激发斗志,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积极求变、求新、求实,主动从国学传统文化、茅山特色文化、道家优秀文化、抗日革命文化入手,深入挖掘思想精髓,深度结合公安主业,用文化教育浸润警心、凝聚警力,让全警知晓公安事业的源与流、时与势,引导从内心深处厚植从警荣誉感、职业认同感、担当责任感,变被动工作为主动作为、不愿干事为想干成事,构建起上下同欲、内外一体、众心齐一的良性工作格局。

  抓实战融合,励警提气,增强队伍战斗力。坚持用思想攻势打造民警工作的内驱动力引擎,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警务实战,每一次重大活动安保、每一起重大案件侦办都启动战时动员机制,及时表彰鼓励跟进,增强民警获得感、使命感、成就感。常态化与民警开展谈心谈话,既聊“遥远的大事”也谈“身边的小事”,有意识地将聊天引向可体现思想观念、政治立场的话题,从中精准把脉价值取向、思想隐患,及时纠正认知偏差、转变思想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突出群体职业精神激发,优化改善住宿就餐环境,协调解决民警生活难题,积极邀请内外媒体挖掘宣传内部典型,促进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全面激发民警工作的积极性,用暖警真情激励队伍始终保持旺盛斗志,为服务中心工作注入强大动力。

  抓作风建设,治警提规,增强队伍执行力。坚持从严治警基调不放松,教育引导民警筑牢防腐防变思想,借助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排查整改执法问题隐患,督促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正风肃纪、纯洁队伍。将民意投诉、内务卫生、警容风纪和上级检查发现问题纳入本单位考核体系,与全员考核挂钩、与警组实绩对接,用正向激励、反向倒逼让问题有人管、有人督、有人改。加强民警八小时外管理,利用身边反面典型、突出案例,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对苗头性问题及时帮教、消除隐患,思想上教育引导、机制上规范健全、管理上从严从紧,有力推进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建设,促进全所队伍质态、工作质效持续向好发展。2019年以来,该所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全警无一人受过执纪问责处分,先后有四任所长被提拔为市局班子成员,队伍建设成效成为全局标杆。

  二是突出机制支撑,创新“三优三促”,扎实提升警务效能。该所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队伍现状,全面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优化勤务、考核、奖惩三大机制,以机制的健全完善、落地落实,推动基层警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勤务机制,促进内部规范运行。以规范警务为指引,聚焦警力紧张、年龄断层、人员老化等现实问题,系统整合勤务资源、重新定位勤务岗位、优化再造勤务流程,建立并实行了“421+N”勤务机制,将全所36名警力统筹调配、化整为零,分别设立四个警务班,轮流负责每日值班接处警工作;将警务班进行两两主备班组合,形成两个警务大组,一方面负责所内打处任务指标,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主备班互为支撑、协同联动,共同应对处置;每个警务班必须分管一片社区工作,对责任社区内所有治安要素负主责;将班内警力进行整合优化,民警身兼数职,细化组建反诈队、图侦队、研判队等N个专业小队,最大限度延伸警种部门工作触角,全面提升破案打击的专业性、精准性、实效性。该模式的建立,既浓厚了竞争氛围,也促进了工作联动,有效挖潜了有限警力资源,推动警务效能充分释放,极大地破解基层所队目前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

  优化考核机制,促进主业效能提升。对标上级新要求、面临新形势、群众新期待,该所以推动派出所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标,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制定本单位具体的考核细则,建立“235+”考核机制,将市局下发的年度考核指标科学分配到各个警务班、压实到每个民警,明要求、明时限、明标准,逾期未完成的直接进行扣分。同时,在传统考核项目基础上,将接处警、请销假、值班备勤等内部管理规范一并纳入考核范围,设置为全警公共考核项目,与社区警务、犯罪打处同考核、同督促、同推进,三大项目分别占比20%、30%、50%,个人成绩与警务班总成绩紧密关联、互相影响,有效激发集体荣誉感,提升工作积极性。“+”即是由各警务班对班内警力进行二次考核,个人加减分比例控制在警务班总分的15%以内,且总加分数要小于等于总扣分数,再依据奖励公式计算兑现。机制建立以来,该所全体民警人人有目标、个个有事干,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推动派出所整体绩效取得了跨越式提升。

  优化奖惩机制,促进工作活力迸发。将全警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与表彰奖励衔接、与薪资待遇关联,优化建立“T+532”奖惩机制,“T”即是当月对工作实绩明显、贡献突出的个人评为“所内警星”,并推送市局参评月度好民警。“532”即根据各警组年终考核结果,将上级分配的各类表彰评优名额,按照50%、30%、20%的比例分配给第一、二、三名警组,最后一名不参与评选,切实让实干者实惠、吃苦者吃香,全面激发竞争活力。

  三是锚定一流目标,落实“三聚三融”,全力打造基层标杆。该所面对经济发展叠加机遇和独特区位优势,以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抓手,不断提升警务工作水平,在耕耘基础、扎根基层、维护稳定、防范风险上出亮招、见真招。

  聚焦“矛盾不上交”,融聚纠纷调解合力。以落实防范风险“四项机制”为抓手,构建公安、司法、城管、属地政府等部门协同作战的矛盾纠纷联调小组,通过数据排、警情排、网格排、入户排等多种方式,确保各类矛盾纠纷逐一过筛、应排尽排,及时发现、介入源头;对梳理出的矛盾纠纷,细分为“征地拆迁类、金融风险类、劳资纠纷类”等六个类别,统筹各类社会资源,搭建“专业力量+群团组织+社会单位”调解组织体系,主动靠前化解、源头处置。2020年以来,该所及时消除矛盾隐患18起,无一起因化解不力而导致群众不满、媒体炒作事件,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

  聚焦“平安不出事”,融强基层治理手段。按照核心景区圈、集镇圈、环镇圈三层防护圈规划,将以综合指挥室为中枢的技防“天网”与“景区五员”为构成的人防“地网”不断织密织牢,在关键点位、重要地段科学布建高空瞭望、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网络围栏等各类前端感知设备93套,实现各类治安信息的秒级获取,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逐年下降;根据区位特点,针对旅游旺季“算命大师”敲诈、“黄牛”拉客进行高额消费等影响旅游市场治安秩序突出行为,缜密经营研判、靶向打击整治,先后抓获嫌疑人36名、追赃挽损6.9万元,得到辖区群众的高度称赞;紧盯近年来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电诈案件,突出抓好宣防劝阻,全面打响反诈“人民战争”,取得了发案率全市最低、季度零发案的良好成效。

  聚焦“服务不缺位”,融优助企惠民措施。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实行便民服务个性化、全时化、定制化,完成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集中办理户政、车驾管、出入境26个高频服务事项,进一步完善“3公里便民服务圈”,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完成业务办理;健全派出所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对每一起接处警、执法办案、行政管理实施全程监测,提升派出所源头执法质量和规范化水平,常态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执法服务电话回访等活动,让群众在每起执法活动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域响应景区服务,2个警务室、2台巡逻车、3个执勤点、12个警务服务站点、8个在线服务功能、20余种便民物品、50余个道路指示牌、60余个安全警示标志,从信号灯机动配时到客流掌上引导,从日常物品到安全提示,把便民服务的优质产品灵活送到群众手中,有力回应群众关切,为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标签:民警;警务;派出所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