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苏州文博会圆满落幕
全球文创好物集结 解锁多元生活新趣
桂香漫城的时节,风雅苏州迎来一场文创盛会——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文博会以“文创让生活更有趣”为核心主题,吸引近500家企业参展,更筹备超百场特色活动,为观众打造兼具国际范儿与江南韵的文创狂欢。

顶流IP+媒体文创齐吸睛
10月31日9时,展会观众注册区已排起长队。步入场馆,造型吸睛的展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不少观众陷入“选择困难”。
风靡全球的大英博物馆安德森猫系列文创、梵高自画像毛绒玩偶多版本集体首秀……无需跨洋远行,在苏州就能打卡全球顶级文博IP。“环球博物趣”展区内,众多文博爱好者驻足玩赏。该展区还集结英国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国际博物馆资源,约3000件爆款文创产品惊喜亮相,堪称“必打卡宝藏展区”。
“我们拥有这些国际博物馆大中华区的独家授权,开展专业的IP商业化运营。只要这些博物馆在国内办巡展,都会主动联系我们合作推出产品。”上海品源文华市场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博物馆渠道经理杨璐介绍,相比于其他销售渠道,特展周期通常长达数月甚至半年,充足的展示时间让文创销售情况最为可观。
国内顶流博物馆集结的“博物趣赶集”展区人气同样高涨,多款文创首秀产品迅速“圈粉”。三星堆博物馆带来的“摇钱树带灯冰箱贴”,兼具冰箱贴与小夜灯功能,凭借“一物两用”设计俘获众多观众喜爱。“冰箱贴和毛绒玩具是展区的‘爆款担当’,开馆仅一小时就卖出40多件,补货好几次还是不够卖,苏州观众的热情太让人惊喜了!”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刘成虹笑着说。
今年正值建院100周年的故宫博物院,不仅带来百年故宫系列文创首秀,还将清代东珠朝珠创意转化为“珠光宝气手机斜挎链”,独特文化韵味让汉服爱好者一见倾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把“文物里的中国”主题内容搬进展会,2026马年“一匹黑马”系列新文创在苏州首次亮相;苏州博物馆发布全新文创莲花碗对杯的新品预告,吊足观众胃口。
“Bao款百媒文创展”,成为本届文博会的又一“吸睛点”。这是百余家媒体文创首次在苏州集中展出,其中包括中央媒体、行业媒体、省级媒体、城市媒体、港澳媒体及其下属子媒体,超万件展品涵盖媒体原创文创、跨界联名产品等多个类别,既展现了媒体的创意实力,也全面呈现出全国媒体文创产业的蓬勃活力。
此外,长隆度假区、中华恐龙园、迪士尼、乐高、方特、苏州乐园等头部主题乐园也集体亮相,让大小朋友都能在此找到专属乐趣。“带着孩子来玩的,在这个区域逛着逛着,感觉自己也回到了童年!我都36岁了,也在乐园区流连忘返。”带着孩子探馆的一位男游客说。

科技为骨+设计为魂焕新生
展会时空有限,但技术与设计碰撞出的创意活力无限。本届苏州文博会,从数字文博到高校前沿设计,多元创新形式为文化传承与创意转化注入新动能。
“戴上VR头显,就能‘站上’18米高空,与云冈石窟大佛面对面。”在“世界文化遗产文创”展区,VR设备前聚集了不少跃跃欲试的观众,沉浸式探秘“云冈”成为展区热门体验项目。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探弥·云冈”项目负责人宗航帆介绍,云冈石窟最高佛像达18米,实地参观仅能仰望,而虚拟技术可带观众“升至”高空平视佛像,还能通过数字化拆解,将实地难见、难懂的细节清晰呈现,帮助普通人深入理解石窟历史文化。“数字化不仅革新了文化传承手段,更拓宽了传承的广度、加深了深度。”她透露,依托丰富的文物与展览经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正以VR等新技术转化文化体验形式,已成功研发《你好三星堆》《何以文明》《郑和下西洋》等多部数字展览,让世界文化遗产与中华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大众。
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也将文博领域数字版权的保护与利用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博会特设“数字文博版权服务平台”,展现“文博中国·数字国际”的版权服务生态链、产业链、创新链。该平台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策划、国文英庭(苏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实施。平台聚焦实现两大核心价值:一是运用数字技术和完善的版权服务体系“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现代生活;二是推动文博IP转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以“文博+”融合业态的全新路径,使馆藏文物资源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并实现产业价值转化。
技术为“骨”,设计为“魂”。在南京艺术学院展台,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碰撞同样亮眼:运用榫卯结构的现代首饰、融入苏州园林元素的3D打印陶瓷器皿、演绎丝绸之路玻璃艺术演变史的五彩艺术灯具……一件件作品展现出设计连接古今的力量。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启用,是学校自1958年定址南京后,在异地设立的首个“教研创”办学综合体,推动跨学科数智融合,促进高校学科、人才优势,地方资源、产业优势,企业研发、运营优势的深度整合,打造“技术研发—艺术创作—产业转化”完整创新链条。

资源对接+政策扶持促发展
苏州文博会不仅是文创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成为资源对接与产业赋能的重要载体,配套活动与政策扶持同步发力,带动展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
展会首日,2025苏州世界文创大会同期举行。会上正式发布苏州市文化创意人才扶持政策,聚焦人才引育、项目孵化、金融支持等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强支撑的文创人才发展体系;同步发布“青年人才创作创新孵化计划”,并设立3亿元的苏州文化创意人才基金,全力营造“安身、安心、安业”的文创人才发展环境。
会上,“苏州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围绕平台共建、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文化共享等领域,深化文化艺术与科技研发融合。数字文博版权服务平台、苏州游戏产业创新研发中心、三体时空漫游沉浸式体验馆、动漫产业研究和大数据创新基地等15个重点文创项目集中签约,为苏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届文博会还精心策划超百场配套活动,涵盖专业交流、文艺演出与互动体验等。其中,创意青年主理人交流会为行业人士搭建对话桥梁;“来点艺术”、文艺快闪等活动丰富观众文化体验;“收集100种文博色”全城碰头计划、江南主题集章体验、大闸蟹爬坡大赛及VR互动体验打卡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观众参与感。此外,文博会在“君到苏州”平台设立“线上文博会”专区,并发放百万元文旅消费券,有效扩大展会线上影响力。
“我们希望让文博会走出展馆,让整个苏州变成一座‘立体园林’。”主办方介绍,展会期间发放的百万文旅消费券,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消费增长30%以上,充分彰显文博会对城市消费的拉动作用。
(江南时报记者 毛艳 徐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