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延安十三年”,他们谱写中华文艺恢弘史诗
本报专访《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陈军教授
2024-04-17 23:47:00  作者:姬传涛 钱海盈  
1
听新闻

  编者按:

  走进一个时代,见证一批名家,感悟一代风华。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文艺成为这一重大时间坐标上的激昂“交响”。即日起,本报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融媒体新闻行动专栏,聚焦1935年至1948年延安时期的江苏籍文艺人,从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新华日报史的交融结合中,追寻他们的红色足迹,丰富该群体的相关研究,以“名作流芳”“跋涉先行”“峥嵘印记”“一代风华”为坐标维度,文字通讯、短视频、H5、长图等组合互动,报网端微深融传播,生动呈现“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的感人故事和特殊贡献,彰显江苏革命前辈的情怀与风貌,从崭新角度充实丰富“红色江苏”的内涵与外延,开启“红色江苏”研究的新华章,激发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策划:管云林  执行策划:侯力明 张东海


“延安十三年”,他们谱写中华文艺恢弘史诗

本报专访《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陈军教授

  “兄妹开荒河水颂,众芳求索向阳谣。江苏自古多风雅,且看延安又一潮。”捧起厚重的《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陈军深情而虔诚地朗诵着。去年春天,玄武湖畔,陈军专门写下这首小诗,以表达心中对“延安十三年”时期江苏文艺人的崇高敬意。

  登上天安门城楼,以镜头定格开国大典庄严瞬间,著名新闻电影家、摄影家程默是镇江丹徒人;三度导演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舒强,来自古都南京;有着“第二国歌”美誉的《歌唱祖国》,凝聚着无锡荡口镇音乐家王莘的心血……宝塔山下,延水河畔,一批又一批江苏文艺人满怀理想与热忱,向中华大地广撒文艺之种,创造传世佳作,谱写传奇历史。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聚焦延安时期江苏文艺人,再现永恒文艺经典、丰富“红色江苏”内涵、彰显江苏文化自信。近日,江南时报记者专访陈军,重温江苏文艺人在延安追寻理想、挥洒青春的时代记忆。

陈军接受江南时报记者专访

 

  从“向往者”到“革命者”

  宝塔山下燃起文艺烽火

  记者:不远千山万水,历经重重考验。在您眼中,这群热情奔赴延安的江苏文艺人身上有着怎样的共性?

  陈军: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险阻,敢于且善于夺取胜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延安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生活的真实而生动的艺术写照。

  抗战期间,众多满怀报国热情的江苏文艺人历经艰难险阻奔赴延安。不少人家境贫苦,少小就离家闯荡;也有一些出身优渥的青年,为了民族大义,投身抗日烽火。要说共性,一定是他们身上所显现的强烈爱国之志、自觉报国之心。

  这些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传奇故事,充满了曲折、艰辛,甚至冒着可能牺牲的危险。我在研究中发现一个现象,这群江苏文艺人的姓名大多发生了变化。比如新歌剧《白毛女》的作者南京人舒强,原名蒋树强,被捕入狱获释后改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作曲者淮安人吴亚贞,来到延安后改名为“寄明”,寓意“寄希望于明天”……每个改名的背后都是一首战歌,彰显着同一种信仰,这些艺术家在人民的需要、时代的呼唤面前义无反顾。

  在延安期间,江苏文艺人充分适应革命形势需要,激发艺术潜能、获取创作自由。徐州人马可放弃化学家的梦想,走出实验室,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创作出《南泥湾》时才25岁;连云港籍版画家彦涵因为延安物资匮乏,难以寻觅画油画、国画的材料,短短三个月内就掌握木刻技巧,在前线开启“一手拿枪、一手拿刻刀”、兼有战士与画家双重身份的战斗生涯;徐州人卢肃和牧虹趴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用一周时间赶写出《团结就是力量》……扎根火热的生活,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们所创作的文艺作品,代表着延安文艺人民性审美特征的最高境界。

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演出,第一幕第四场:“死跟爹爹一块死”。

吴印咸 摄


  记者:您认为,延安十三年对于这群江苏文艺人的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陈军:要从一个向往革命的青年成为真正的革命者,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英雄有用武之地”,必须经过一次深刻的转变。延安文艺座谈会把延安文艺家们的思想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延安的江苏文艺人深入到火热的工农兵生活中,从人民生活和现实斗争中汲取艺术灵感,创作出一大批思想明确、艺术精湛的经典文学艺术作品。

  烽火岁月,他们是冒着硝烟远赴延安的爱国文艺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在全国各地扎根、成长,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开拓者。王莘创作出《歌唱祖国》,成为中华儿女激昂传唱、表达对新中国热爱的经典歌曲;王家乙导演的电影《五朵金花》,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寄明为电影《英雄小八路》创作的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可以说,延安的生活和经历培养了他们对人民的情感,铸就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成为他们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和变革的力量源泉。

  延安既是红军长征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文艺家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也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引领着文艺队伍出精品、促繁荣,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在张家口导演《白毛女》时的舒强

 

  从“民族化”到“时代化”

  江苏“群星”闪耀华夏大地

  记者:延安十三年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江苏文艺人植根现实,佳作频出,以文艺之风滋润人心、鼓舞士气,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怎样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品质?

  陈军:为时代而著,为人民而歌。新中国成立后,延安十三年期间那段充满激情的艺术生涯,成为江苏文艺人贯穿一生的烙印。

  古往今来,那些拥有家国情怀、展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最能打动人、感召人、激励人。比如,“中国摄影之父”吴印咸,毅然离开家乡宿迁沭阳,辗转奔赴延安,拍摄了中国电影史上记录毛泽东同志的第一个镜头;南通诗人、作家卞之琳在延安真正体验了时代的脉动、抗战的力量,完成长篇报告《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常州武进籍戏剧家、作家袁静,根据陕甘宁边区真实发生的婚姻纠纷案,创作出秦腔《刘巧儿告状》,“刘巧儿”成为男女青年心中的偶像……这群江苏文艺人扎根群众、深入一线,以“接地气”“冒热气”的作品反映现实、鼓舞人心,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信仰与人民情怀,激励人民同心同德、不断奋斗,铸就人民心中的不朽文艺丰碑。

  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民族文艺茁壮成长培育了沃土。彦涵在鲁艺美术系学习传统木刻技艺,以朴素又细腻的经典中国版画展现时代元素,他创作的经典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以刀凿金石般的笔力融入中国画意境,被美国《生活》杂志刊载,标题为“木刻帮助中国战争”,今天仍是中国版画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常州音乐家孟波,“以外国的乐器演奏中国的戏曲音调”,指导促成了中国交响乐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恰恰体现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深耕本土文化,闪耀着民族“基因”。

彦涵《胜利渡长江》原稿(1953)

 

  记者:这群江苏文艺人在延安时期的创作实践,对此后新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有着哪些深远影响?

  陈军:宝塔山下,群星璀璨;延水河畔,文艺荟萃。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对于全面执政的一次重要试验和探索,也是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革命文艺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摇篮和基地之一。据统计,从1938年至1945年11月,鲁艺共毕业学员685人,其中文学系197人,戏剧系179人,音乐系162人,美术系147人。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新中国成立后,鲁艺人带着在延安形成的文艺思想和理念,积极投身各项文艺建设事业,其中不乏江苏文艺人:曾在鲁艺艺术系教授表演和化装的舒强,后来参与筹办中央戏剧学院,并任系主任、教授;无锡版画家邹雅是鲁艺美术系第二期学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筹建人之一……这些江苏文艺人逐渐成长为各条文化战线上的奠基者、主力军、领导人,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资源与保障,他们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繁荣所作的贡献和在延安时期为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都影响深远,载入史册。

王莘(左二)在抗美援朝战场防空洞内教志愿军战士演奏乐器

 

  从“宝塔山”到“江南乡”

  接续使命吹响时代号角

  记者: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回溯这一群江苏文艺人的创作历程,有着怎样的现实价值?

  陈军: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10周年。在今天,延安文艺对于“文艺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阐释与践行,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精神源泉。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而我在研究中发现,延安十三年时期的江苏文艺人的作品传播度之高和他们的名字知晓度之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把这一群人的名字和作品以及他们曾经在延安十三年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成就,做一个全景式的勾勒,向今天的江苏大地、江苏人民做一个报告。

  当前研究江苏红色文化,通常还是就江苏言江苏,多聚焦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人和事。实际上,奔赴延安的江苏文艺人群体,是“红色江苏”中绕不开的命题,希望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融媒体新闻行动,补上“红色江苏”和“江苏文脉”中这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红色江苏”的外延应该把从江苏走向全国的人和事也包括在内。这群江苏文艺人不仅仅属于江苏,属于中华民族,更是代表全人类的宝贵精神文化符号。

吴中逸 绘

 

  记者:当下,江苏肩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光荣使命,在宏阔的历史叙事中重新解码这群江苏文艺人的初心、坚守与奉献精神,对我们不负使命、砥砺前行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陈军:“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延安十三年对于这群江苏文艺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再次印证一个铁一般的真理:个人无法脱离社会语境的形塑,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会受到其所置身的那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当时,革命现实需要文艺为抗日服务。有些江苏人在去延安前并无明显的文艺特长,甚至是零起点。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昂首以对,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成长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文艺战士,主动挑起革命重担,响应社会需要,努力投身文艺第二战场。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强大的鼓舞性与引领性。

  只有真正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植根社会现实生活,文艺创作才有真正的“源头活水”。延安时期,江苏文艺人始终坚持为民族、为大众“鼓与呼”,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响应着时代的号召。当历史照回现实,为民初心历久弥新。今天,我们从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新华日报史的交融中重新探寻革命先辈初心血脉与红色基因,既能彰显江苏革命先辈的情怀与风貌,也能激发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钱海盈 本版照片由南京图书馆提供)


扫一扫

 

视频更精彩

标签:文艺;江苏;革命者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