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四个一”打造安置帮教工作全域协同新格局
2024-03-22 15:1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馨艺 周梦瑶  
1
听新闻

  徐州市云龙区司法局聚焦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帮教工作新途径和方法,创新安置帮教服务新理念,实施多元化集约式帮教服务,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同频共振的安置帮教工作格局,有效提升安置帮教工作质效,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织密“一张网”,区域集中化共管。将安置帮教人员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构建“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设立“司法驿站服务点”,充分发挥网格员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组织司法所联合社区常态化开展实地走访活动,推动人员力量下沉,全面精准了解刑满释放、解除矫正、后续照管人员以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现状及帮扶需求,落实“帮思想、帮生活、帮就业”帮教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帮教零距离”。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安置帮教责任,密切关注重点对象、重点事件,对“人户分离”的安置帮教对象严格实行“双列管”;抓好隐患排查、信息收集、矛盾化解、解疑答惑等重点环节,深入摸排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控制,严防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

  用好“一朵云”,智慧互联化共教。坚持将安置帮教工作关口前移,通过“远程探视”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断提升远程探视工作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云龙区司法局远程会见工作管理办法》,明确申请、审核、预约、探视等工作流程,并对会见期间纪律要求 、工作人员职责等作出规定,同步建立工作台帐,确保远程会见工作规范化运行,形成“三地四方”沟通闭环,切实解决服刑人员及其亲属因交通、经济、身体、天气等因素导致的“会见难”问题。发挥“亲情云会见”时机,开展服刑人员与亲属“拉家常”活动,深入了解预释放人员家庭现状及未成年子女和生活困难等各类信息,针对性提供个性化服务,细化关爱帮扶措施,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扶救助工作,协助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引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克服不良影响,消除心理阴影,培养良好品德,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让服刑人员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构建“无忧改造、共盼回归”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自远程视频会见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云龙区司法局累计受理服刑人员家属远程会见申请2707次,会见人数6300余人次,与亲属“拉家常” 3100余人次,发现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生活难题 23 件,均已及时进行了帮扶与化解,获赠锦旗4面,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走活“一盘棋”,多元协同化共帮。有效凝聚优势资源力量,打破条块分割,握指成拳、聚沙成塔,构建区域共建、共治、共享安置帮教工作新格局。整合辖区内驻地单位、“两新”组织、派出所、司法所等组织力量,共同参与安置帮教服务工作,由区安置帮教管理办公室定期联络召开联席会,明确职责及工作要点,聚焦难点、共商难题,研判安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出实招、见实效。坚持多元融合、跟踪服务,联合民政、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卫健、教育、住建、街道办等部门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广泛宣讲医保、慢性疾病补助、公租房申请等有关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安置帮教对象落实临时救助、低保等社会救助措施,积极对接公安部门帮助户籍注销的安置帮教对象重新落实户籍,针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安置帮教对象定期发放生活必需品,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不断健全“因人施措、因人施教”帮教方案制定,精准发力优化帮教服务“供给”,切实解决安置帮教对象在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做到“无缝衔接”,实现“1+1>2”帮扶效应。

  搭建“一平台”,资源集约化共助。树立集约观念,发挥社会组织资源在安置帮教工作精细程度中的“正效应”,打造精准帮教工作新格局。依托云龙区社区矫正中心与云龙区安置帮教中心,引入“五老”志愿服务队、律师会客厅等需求度高、服务能力强的社会组织,开展心理疏导、健康人格评估、读书会、家事调解、人力资源培训等多元化服务,引导刑满释放、解除矫正及后续照管人员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依法行使权力、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切实提升安置帮教工作专业水平。同时,借助关爱老人、服务社区、协助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帮助其修复社会关系,培养责任感。先后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普法讲座、读书会、人力资源培训会、传统文化进社区、消防安全专题讲座等活动累计 35 次,惠及刑满释放、解除矫正及后续照管人员共计1000余人,有效满足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助力其顺利融入社会。

(张馨艺 周梦瑶)

标签:帮教;帮教工作;工作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