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记忆|一曲悠扬六百年,花开遍地驻青春
——从《新华日报》看昆曲在新中国的流转生姿
2024-03-21 22: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梓扬 吴心言  
1
听新闻


一曲悠扬六百年,花开遍地驻青春

——从《新华日报》看昆曲在新中国的流转生姿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青槐残雪动乡愁,眷千墩,一般样上春时候……”激扬婉转的昆曲唱腔,古韵悠长,短短20秒,响彻整个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全场萦绕着热烈的掌声,并受到全网关注。

  昆曲,又称昆剧,被誉为“百戏之祖”,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昆曲发源于江苏,花开全国,京戏等许多地方戏曲都从昆曲中吸收、充实了自身。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文词深奥冷僻、用典过多、表演程式僵化等原因,昆曲一度脱离了群众。新中国成立后,在各项政策和多方支持下,昆曲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在守正中出新。

1955年4月21日《新华日报》


1956年9月28日《新华日报》


1978年6月16日《新华日报》


 1981年11月11日《新华日报》

 

  预售期抢购一空,南京掀起听曲热潮

  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昆曲重新盛开在人民的舞台上。

  1955年,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浙江昆剧团前身)带了一批昆曲传统优秀剧目来南京明星戏院作短期公演,获得了观众的良好评价。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发掘和整理了《牡丹亭》《十五贯》《渔家乐》等一部分昆曲传统剧目。据《新华日报》报道,1955年4月17日,南京市文化处曾组织文艺界人士和昆苏剧团艺人举行座谈会,会上一致认为“人民是需要昆曲剧种的,把古老的剧种保留下来,就是对人民的贡献”。

  1956年5月27日,《新华日报》3版《群众文艺》栏目刊发一篇来稿《不要再让艺术的花朵被我们冷落了》。作者平康山写道:“新华日报发表消息和介绍文章后,我去看了四场戏,虽然我是外行,但看后却感到浓厚的兴趣和很大的满足。像这样的好戏,票价又订得很低(最高4角),真是难得的好机会。”

  同年6月22日,《新华日报》1版消息《昆曲十五贯名不虚传》记述了昆曲演出在南京受欢迎的盛况:“前两天,当浙江昆苏剧团(浙江国风昆苏剧团于当年4月改名)尚在南下的列车上,南京人民就掀起买座的热潮了。预售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到三天工夫,公演期间的票子就销售一空。”

  《十五贯》演出开始后,“判斩”一节紧紧抓住了全场观众的心,大家都紧张地注视着况钟的朱砂笔三起三落。“访鼠”一节中只有两个人,没有唱,没有吹胡子瞪眼的激情,但他们却用高超的艺术把全场观众带入了剧中人的情景之中。观众们从不同角度发出了内心的赞扬,表达了不同的感受。时任苏州市文化处处长说:“我看过他们演出《十五贯》,前后至少有10次,我一直觉得这是一出很好的戏。但是,今天看到这出经过改编后的戏,主题思想更加突出,表演艺术也更加高超。”

2003年11月25日《新华日报》


2012年8月21日《新华日报》


2014年5月29日《新华日报》

 

  从衰颓到中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1921年前后,由张紫东、徐镜清、贝晋眉等昆曲家及上海实业家穆藕初,在苏州城内五亩园开办“昆曲传习所”。昆曲传习所的学生刚出科时,组成了全国唯一的昆曲班子“仙霓社”。自登台起,内行外行、知音与不知音的人,对他们的演技莫不交口赞赏。不幸,他们学成之日,也正是昆曲衰颓之时。时年战争连绵,“传”字辈演员虽胸怀壮志,却找不到施展艺术才华的一席之地。

  1956年,《新华日报》刊登一篇群众来稿,作者写道:“当时(上世纪20年代),戏那么好,观众却那么少,每场都不过卖三四排座……当他们抗战前最后一次在南京演出时,连回苏州的盘川都没有。于是由吴瞿安先生等想法包场两晚,(他们)才得以回转苏州。”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昆曲枯木逢春,兰花吐艳。上世纪50年代,浙江昆剧团在上海初演《十五贯》,只卖出几十张票。1956年,文化部在北京授予该团5000元奖金,随后决定拍摄《十五贯》电影。不久后,又举行了有周总理亲自出席的盛大的座谈会。在报刊的宣传介绍下,《十五贯》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此后每演必满,《人民日报》将其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而后便有了在南京预售即售罄的情景。

  古老的昆曲要保持它的艺术生命力,就必须扎根群众,为时代服务。1978年6月16日,湖南省昆剧团在《新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扎根群众 发展昆曲》。建团初期,该团演出的一些戏,群众难以看懂,为改变这一状况,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采取了“边继承、边改革、边演出”的办法。譬如,对冗长的剧目剪去枝蔓,突出主题,删去费解的典故,尽量将词句改得通俗易懂,使观众容易接受;对一些精华糟粕并存的剧目,在尽量保留好的表演艺术的基础上,不惜对内容动“大手术”,剔除糟粕,有的重新塑造人物,有的重新安排情节等。


2024年2月5日,中国昆曲博物馆焕新开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馆藏文物“堂名灯担”


中国昆曲博物馆“古戏台”


2024年3月8日《新华日报》

 

  非遗唱出新轰动,盛况再现走向世界

  2001年5月20日,《新华日报》刊载消息《昆曲获“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003年11月22日,中国昆曲博物馆一期工程完成,由文化部授牌正式对外开放,是全国唯一“国字号”昆曲专题博物馆。这些事实不仅体现出党和国家给予戏曲工作和戏曲改革工作者的爱护和尊重,同时也给予戏曲艺术工作者莫大的鼓舞。

  据《新华日报》2005年的一则报道,江苏省昆剧院改制三年来,整理、排演的经典剧目达100多出,超过了前十年排演剧目的总和;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在台湾、香港、北京等地演出引起巨大轰动,最高票价达1600元,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

  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感兴趣地询问起苏州有哪7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昆曲。

  新时代江苏将如何保护利用好和创新传承好宝贵文化遗产?全国人大代表,昆曲传承人和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12岁开始学昆曲,对这项非遗有着深厚感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他以戏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对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文化遗产的体会认识。

  柯军说:“非遗的保护在于创造,非遗的保护在于创新。”现在,昆曲引入现代故事情节和表现形式,以及最新舞台技术和舞美设计,提升了昆曲舞台艺术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还要将昆曲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融入现代审美观念,通过国际交流,让昆曲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江南时报记者 张梓扬 实习生 吴心言)


扫一扫,视频更精彩

标签:昆曲;救活;昆剧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