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公安十六项举措服务经济护航发展
2023-02-16 12: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马晓康 锡公轩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上线“太湖e警”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160个事项“全流程网办”“免证办”服务;推出“e路通”道路交通事故快处机制,实现交警远程定责、保险在线定损、车损维修直赔、人伤治疗费用现场调解……2月16日,无锡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经济护航发展十六项举措》,涉及车驾管、出入境、户政、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疏通堵点、解决难点、破除痛点,切实优化政务服务,打好无锡公安服务经济组合拳,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无锡公安始终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先手棋,连续推出了一系列利企惠民改革举措,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缩短服务时限,最大限度提供高品质服务、创造高质量环境。

  “以往市民办理市内户口迁移时,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到派出所现场办理,现在通过‘太湖e警’申请,平台在授权获取上述所有人电子证照后,通过在线确认即可办理。”发布会上,无锡公安推出的基于网络身份认证新基建的“太湖e警”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打造以线上端、线下端、自助端和网办中心“三端一中心”为“太湖e警”主体架构的无锡公安政务服务新体系。去年12月试运行以来,该市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办量同比增长22.1%,90%的线上高频服务事项实现“零材料”提供,群众满意率保持在100%。

  发布会介绍,无锡公安优化布设公安政务服务中心、派出所、出入境业务受理点、警务工作站、社区警务室、交通违法处理点等6类1242个线下服务网点,迭代升级公安政务服务地图,提供智慧预约等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

  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无锡公安以交通信号控制中心建设为抓手,运用数据分析、交通仿真、协调控制、质效评估等手段,构建城市“交通智慧大脑”,通过一批优化服务举措提升城市路网畅通度。

  “一旦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在事故现场通过‘e路通’平台,3分钟可完成事故信息采集,5分钟可完成在线定责,相应的保险理赔、车损维修和人伤治疗费用现场调解等事故处理都可以实现一站式服务。”无锡公安打破行业壁垒,推动资源整合,研发应用“e路通”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服务工作平台,有效促进“当事人、交警、保险、路救、维修、医疗”六方联动,将大大提升事故处理效率。

  优化快递外卖行业交通出行服务保障,开设利企车驾管服务绿色通道,放宽对中型及以下新能源封闭货车、新能源厢式货车和冷链车通行限制……这些举措应势而出,真正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为更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无锡公安将全面优化重点民生区域停车管理,新增2000个停车泊位,完成1000个车位错时共享,在学校、医院等停车难突出区域增设7000个可变停车泊位。同时,打造一批品质“绿波带”,让锡城驾乘者享受到“一路绿灯”的畅快,让每个交通参与者都能感受“交通智慧大脑”带来的便利便捷。

  知识产权,关乎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是无锡公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前移打击犯罪阵地、创新服务民生项目的重要举措。同时,在经开区金融街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启用“经盾服务站”并逐步向全市推广,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预警、合规、法律三类服务。

  无锡公安将持续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促发展”挂钩服务活动,帮助企业排风险、除隐患,协调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依托公安服务企业线上平台,“清单化、一站式、全天候”为企业提供网上办证服务、咨询服务、宣传培训、安全指导等66项服务。

  电子印章具有即时签件、省时省力,格式通用、一键签章,广泛应用、互通互认等优点,打通了政商文各界签章通道,未来还将实现与国内其他城市电子印章的共享互认。在全市政务一体化电子印章平台基础上,无锡公安引入区块链技术建设全市电子印章公共服务平台,将向全市所有政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自然人开放,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无锡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胡杨表示,无锡公安将进一步提振“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在“稳增长、强信心、护主体、增动能”行动中,继续推出更多助企纾困、服务民生的举措,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用高质量服务促进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马晓康 锡公轩

标签:无锡;服务;无锡公安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