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是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苏州大学联合兴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以“德性行为养成、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评价系统构建、校园环境优化、文化符号设计”六大工程的推进,养正立德,培育新时代新人。
学校2021年获评苏州市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有江苏省潘娜名师工作室与江苏省李晓芸网络名师工作室各1项,2022年“对话育人”教师团队获批第二批江苏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为依托,创“对话育人”四有好教师团队。
对标榜样,实施“红烛”工程
学校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评比活动,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教师;营造氛围,开展教师行风建设活动,重视教师职业认同。立足时代,开展“最美教师”“我是学生引路人”等活动,促进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
课程统整,探索全面育人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基础课程,设置基础型、拓展型、提升型课程,统整融合,把课程融入活动,把活动引入课程,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以“对话育人”为理念,全面激活学科育人价值,全力推进全学科育人;开发课外育人的功能,探索校外育人的途径,全面推进、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
组建团队,促进城乡一体
学校与昆山市玉山镇第三中心小学校结对,两校各自组建类别相同、人数相当的核心团队。学校建立专兼职优秀教师互聘制度。云上研讨,就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生活动等工作进行广泛交流,资源共用。线下互动,开展帮扶跟岗工作,与省内农村薄弱校建立教科研联盟,推进师资建设城乡一体化,实现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
创新协同机制,建设团队文化
苏州大学给学校团队提供保障,构建高校教授、著名学者、教学名师的强大智库,苏州大学教授定期来学校进行指导或调研,苏州大学优秀师范毕业生为学校师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另外,学校积极培育对话主体,建构对话内容,创建对话范式,建立评价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从“教学”到“教育”再到“育人”,提炼主张,构建模式;实施精神塑德、课程立德、学科润德、校本修德、仪式育德、评价养德等育人工程。
此外,制定团队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通过养气式阅读、对话式研修、反思式教学、同行式培训的通培“四式法”,提升知识、技能、品格、元学力,形成从团员到团队、从团队到全校、从一校与他校的蝴蝶效应,引导和带动周边学校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全国省市名师联盟共同体。为“对话育人”团队教师创设更多的学习机遇,为结对与薄弱学校送去更多的教育资源,形成更多的优秀教师团队,带动更多学校的发展。
高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