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教育破局:谁来引领未来新行业?
2022-11-24 21:4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寇博 石露芸 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几年前,西交利物浦大学翻译系正在筹备的时候,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问负责筹备工作的教授:“现在人工智能和机器翻译技术发展那么快,再过几年它准确率更高了,翻译系的学生会不会失业?”教授思索之后答道:“未来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做翻译,但仍然需要有翻译专业造诣的人参与到开发翻译机器人的工作中。”于是,该校翻译系如期成立了。但校长席酉民的思考并没有停止。

  教育初衷:培养创造和引领新行业的“产业家”型人才

  2018年,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成立时决定,要培养引领未来新兴行业发展的行业精英人才。

  “在人工智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驱使下,现在的很多职业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然而,在很多专业和职业逐渐消失的同时,也会有许多新的需求、岗位和职业涌现出来。由谁来创造、引领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这种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这就是我们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探索未来教育的初衷。”席酉民表示,“未来社会需要更多“产业家”类型的人才!我们需要能够利用网络数字平台和人工智能,通过产业互联网创造出新的融合式价值的人。我们提出的融合式教育理论模型就是在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具备更强大的行业理解力和想象力,而且善于跟不同的人合作,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强于整合的探索融合式精英人才。”

  教育特色:打破传统教育与行业之间的间隔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突破传统高校的专业教育模式,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供应链、物联网、芯片、文化科技等前沿领域,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共建七所行业学院,以融合式教育模式培养国际化行业精英。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的教育模型是把产业、机构、学校融合在一起,生成新的行业学院。跟传统的学院不一样,新学院是从需求方开始生产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教育支撑体系。”席酉民说。

  在产金融合学院,每门课程都会邀请企业高管或行业专家参与到教学中来,且大部分课程的考核不通过考试,而是交给学生一个行业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和学习,完成一篇小论文。“我们会和行业的人交流,了解企业在某个方向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多次打磨后,把案例总结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分析和研究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该学院助理教授计琼博士说,“比起传统的应试教育,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研究和自我探索的过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大四学生王子木对于“行业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印象深刻。“特别是每个暑期200小时的实训营,龙头企业的工程师带领我们做项目,我们能把所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工业场景中做出一些应用。”

  “开设的课程面向的是不断变化的新事物,而不是一门静态的学科。我们不断尝试、大量反思,从学生、员工和外部合作伙伴的反馈中,评估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某些方面是否成功,并迅速做出调整。”物联网学院、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学院院长Angelos Stefanidis教授说,“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正在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

  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创业与企业港代理院长、西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谈道:“学校敞开了怀抱,希望跟产业去融合,并且把最核心的课程拿出来跟产业共建教育。”

  教育计划:终身学习与全生命周期教育

  “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是一个个性化、兴趣驱动、终身学习、创新创业的过程。” 席酉民说,“人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未来教育一定是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各种教育机构只是在人生路上不同阶段的一个个加油站。”

  目前,西浦已构建了教育探索的完整体系,开启了包括幼儿园、小学、初高中、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全链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同时,西浦创立了西浦学习超市,对内支持西浦教育模式探索,对外整合全球在线教育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社区。

  在西浦探索和构建未来大学形态的过程中,西浦学习超市起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无边界”。 西浦学习超市主任毕新博士介绍道,“西浦学习超市旨在创造跨地域、跨年龄段、跨学历与兴趣驱动的学习、创新、创业支撑平台,支持西浦的教育理念和探索得以在校内外实施,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兴趣导向、具备竞争力的终身学习者。”

  据了解,在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校园内周长1.3公里的环形空间里,西浦学习超市正在导入全球优质资源,开设用于教育技术展示、教学培训活动的线下空间,真正实现面向校内校外的线上线下资源融合。寇博 石露芸 高媛

标签:人工智能;学院;创业家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