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到时间了,我先过去一趟。”家住新建二弄的张爷爷对卧床的老伴温柔地说道,然后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新建三弄的新心工作室,这边现在是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微生活文化服务中心的办公点,也是苏州市吴江区学才社区居民和社区的纽带,当天这里迎接的是像张爷爷这样的失能人员照顾者,他们在漫漫人生路中,默默地为所爱付出,却少有人能感同身受,更少有人能倾听理解,于是,微生活文化服务中心就成立了这样一支小组,给他们提供相互倾诉的场所与对象。
从成立时相互不认识,志愿者提出取个小组名字都没人开口,到当天第三次活动,小组成员不仅跟着志愿者的节奏学习管理情绪,而且自由聊天时相互鼓励,小组成员更是逐渐彼此了解,纷纷为对方点赞。“张大哥为了爱人自学护理,爱人躺了三年,既没有长疮,也没有消瘦,我真的很佩服,今天我跟张大哥学习了护理操,回家我就给儿子去做。”董阿姨激动地说。董阿姨的儿子从小智力残疾,身体也比普通人弱,三天两头进医院,四十几岁还需要她照顾,最近手脚有麻痹现象,需要帮他做复健。
每次活动,小组成员都迫不及待想要“说明”自己,因为他们在面对没有照顾过特殊人员的人时,说再多的困难,对方都无法理解,但在这里,只要一个小小的点,就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共鸣,他们宣泄着这么多年的委屈与痛苦,回过头来却是对心爱之人的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学才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