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没想到上报的水管爆裂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不仅路面积水清干净了,用水也没受影响,为综治中心的工作效率点赞!”日前,在南京市浦口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回访中,家住花卉大道附近的热心市民小刘对“网格+公共服务”机制连连称赞,言语间满是认可。

近年来,浦口区综治中心强化数据赋能,接入大联勤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运用“网格+”机制,开展信息采集、风险排查、治安守护;联通浦口“苍穹”无人机战队和公安雪亮工程平台,全天候巡查社会面治安状况;联入市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分类流转导入相应办理程序,对受理的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分类化解。“中心牵头建设全区社会风险全息防治数据库,研判预警尚未爆发的突出矛盾、纠纷、隐患风险。”浦口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玉冬对记者说:“我们整合人民来访接待中心、非诉讼服务中心、非诉讼与诉讼对接中心和检察服务中心等力量,合力打造‘和解浦畅’等一系列特色调解品牌,推动‘群众进一个门、问题得一个解、法治伴一路行’的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浦口模式。”
数据赋能提升社会治理温度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8时,小刘途经花卉大道明发阅里商业中心,发现此处自来水管破裂,喷涌的自来水已在路面形成大量积水,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还可能对周边商铺用水造成影响。于是,小刘立即通过民意直通车“浦小拍”小程序,拍照上传现场情况,提交诉求工单。

接报后,浦口区综治中心迅速启动“网格+公共服务”机制。考虑到水管破裂涉及民生保障,工作人员当即与浦口自来水公司取得联系。自来水公司立即调配维修人员、携带工具设备赶赴现场。排查确定破裂点位后,关闭水管阀门、切割破损管道、更换新管、加压测试等一系列紧张作业,当日12时35分,成功修复破裂水管,工作人员随后联合环卫力量对路面积水进行全面清理。至此,群众上报的工单用时4小时就完成了闭环处置。
据了解,“网格+公共服务”机制是拓展“大联勤”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深化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水、电、气等公共服务部门专业队伍资源,建立“发现问题→信息反馈(现场干预)→中心派单→现场处理→办结反馈”的运转闭环,确保民生诉求“接诉即办、办实办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会治理的温度与速度。
浦口区综治中心将不断提升科技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提质增效重要抓手,通过配备科技装备、部门数据横向联通、情报信息纵向贯通等有力举措,推动“人跑”到“装备跑”“数据跑”,进而推动综合治理力量和资源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跃升,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破题”,努力实现各类民生服务、治安态势、风险隐患、突出矛盾等预警防范在早、妥善处置在小,最大限度止于未发、防于未然。
为发挥好区级综治中心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职能,今年初,区委政法委牵头建设“浦口区社会风险全息防治数据库”,充分利用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搭建的社会风险全息防治预警模型,研判预警尚未爆发的突出矛盾、纠纷、隐患风险。目前在已接入22类3万余条数据的基础上,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欠薪、失业等22类数据接入。经数据研判预警的78个潜在矛盾风险隐患,均已核查处置,有效提升监测预警、分析研判效能。
多部门联动依法破解执行难
“我们提醒你,你转移资产的行为,涉嫌犯罪,后果严重……”6月初,在浦口区综治中心多元化解区,由区法院、检察、公安组成的专班正共同对张某开展释法说理,各部门依法履职,从现有证据、执行依据、法律适用到可能的违法犯罪风险,多维度、全方位对张某进行法理阐释和情理分析,形成了强大的法律威慑,最终促使张某自觉履行143.9万元的支付义务,王某签订息诉罢访承诺,避免了群体事件的发生。
2024年4月,浦口区法院判决南京某农场应向南京某钢管经营部支付款项131万余元。因农场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经营部申请强制执行。同年10月,农场经营者张某将征地补偿款218万余元转入其女儿的银行账户,区法院认为张某有恶意规避执行的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遂于今年2月28日将线索移送至公安分局。公安分局正在调查立案阶段,经营部负责人王某来到区综治中心要求解决,同步通过网络向区检察院反映要求监督,并声称将召集40余名工人上省进京。
区综治中心按照“一窗口受理、一体化联动”模式,牵头公检法共同对该案开展调查核实以及矛盾化解工作——浦口区法院提供案件卷宗材料等、公安分局加强案件初步调查完善证据、检察院开启法律监督职能,共同形成化解执行难的方案。
“各部门依法履职,无缝对接,形成合力,促使执行到位,是化解这起案件的关键。”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李燕对记者说,政法各部门联合对当事人张某、王某说明法理,促使案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仅解决了执行难,还化解了可能产生的群体性事件。”
为更好发挥区综治中心化解矛盾“终点站”和风险隐患“预警站”的职能,浦口区委政法委还联合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信访局、司法局共同签订《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治化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建立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长效机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
兜底保障破产企业职工权益
“区综治中心统筹资源,组织税务、社保中心、街道劳保所等部门组成专班,一起集思广益,依法履职,形成合力,一揽子解决来访职工的社保欠费、欠薪等问题。”区税务局社会保险费与非税收入科科长朱海平向记者介绍起他们专班保障破产企业职工权益的事情。

某公司因经营不善于2023年12月开始欠缴社保费,职工向多部门反映,均未解决。今年春节前,5名临近退休的老职工来到浦口区综治中心反映情况,中心急群众所急,立即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即区税务局、社保中心、街道劳保所组成专班,一同协商解决方案。
调查发现,该企业欠缴社保费用21.79万元,而5名职工年纪较大,存在看病就医、领取养老金的强烈需求,但该单位已经进入破产受理程序,社保费债权分配要依据破产程序进行。
考虑到破产程序漫长,会影响这批老职工的权益。区综治中心搭台,将专业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就有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能力。专班一边向该企业破产管理人了解破产清算进度,掌握好工作节奏;一边动员投诉人先行垫交社保费用,保障缴费的连续性;一边组织投诉人和破产管理人协商,由职工垫付缴纳社保费后再向破产管理人进行债权申报。当该单位10余名职工办好个人拆分以及申报缴费手续后,一下子化解了困扰职工多年的难题。
“数据显示,区综治中心今年以来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78件,整合相关力量化解686件,实现中心搭台、部门唱戏、群众满意的效果。”浦口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孙昀说。(陈广娟 高韦玮 宋文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