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我中华”非遗竹编主题活动
2025-08-22 18:20: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为传承非遗文化根脉,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8月21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东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组织“爱我中华”非遗竹编主题活动 ,以传统技艺为纽带,搭建起青少年与非遗文化对话的桥梁,吸引20余名辖区青少年踊跃参与,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非遗魅力,厚植爱国情怀。

活动伊始,社区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竹编展品走进活动室。古朴雅致的竹编器具、造型精巧的竹编饰品,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志愿者从竹子的生长特性讲起,介绍竹编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从古代人们用竹编筐篓满足生活所需,到如今成为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非遗项目,一根竹子跨越时空,承载着中国人的智慧与情感。

理论知识学习后,实践环节正式开启。社区为孩子们准备了彩色竹条、实木相框等材料,本次创作围绕“爱我中华”主题,鼓励大家自由发挥。领取材料时,孩子们兴奋地挑选心仪的竹条颜色,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在社区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先规划图案布局,有的孩子想编织“盛世中华”,用多彩竹条勾勒祖国繁荣景象;有的选择“平安喜乐”,寄托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编织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竹条韧性强,弯折时角度难把控;彩色竹条穿插容易错位,影响整体造型。但孩子们没气馁,遇到问题就主动请教。志愿者耐心帮孩子调整竹条角度,示范复杂图案的编织技巧。活动室里,时而安静专注,只有竹条摩擦的“沙沙”声;时而热闹讨论,分享着创意与解法。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打磨,一个个作品逐渐成型孩子们捧着自己的竹编相框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争相展示成果。

活动尾声,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孩子们分享创作心得。小学生明明举着自己的“盛世中华”竹编说:“原来一根小竹条能变出这么多花样,就像我们的祖国,把大家的力量聚在一起,能创造好多奇迹!” 这场非遗竹编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掌握了竹编技艺,更在他们心中播下非遗传承的种子。以竹为媒,孩子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理解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以爱国为魂,他们用创意与双手,抒发对祖国的热爱。

东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后续将持续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开展更多沉浸式、体验式活动,让非遗“活”在当下,让爱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用文化传承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让非遗之美与家国情怀,在社区这片沃土上不断绽放光彩 。(陆文)

标签:孩子;青少年;爱国情怀
责编:殷文静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