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千年文都的阅读传统 “阅美南京”走进江苏省文化馆
2022-12-16 22:0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  
1
听新闻

  认识一座城市,是从认识它的建筑开始的,认识一个人,通过他的文字,抵达他的思想。12月16日,阅美南京第三期活动“在时间的河流上造园”——陈卫新新作分享会在江苏省文化馆音乐厅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著名设计师、作家陈卫新担任领读嘉宾,主题分享其散文集《在时间的河流上》(荣获第十一届金陵文学奖大奖)和最新作品集《造园记》的创作思路,将两本作品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立体呈现其所同时拥有的设计师与作家这两个不同身份。特邀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赵彦国从其专业领域,分享其对于建筑、艺术、文学的感悟。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向参与者传递《造园记》、《在时间的河流上》及其内涵的中华文化底蕴。

青年学者、“阅美南京”主理人周学

  分享会由青年学者、“阅美南京”主理人周学主持,在开场词中介绍,陈卫新出生并成长于古城扬州的郊外古镇,小桥、流水、评话、运河,滋养了他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一份天然的亲近感。先锋书店五台山店、南大赛珍珠故居、柴门、云几、青果、碧山书局、云书坊书店……陈卫新打造了许多南京人心目中的“城市名片”,这些文化空间新颖、别致、古朴且经典,《造园记》书中选取了陈卫新主持和参与设计的十二个有关园林庭院的项目,对应每一年的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四季循环。

  《在时间的河流上》一书,就诚如书籍扉页的名家推荐词所述,呈现了陈卫新的文学修行。写人、写事、写景、写物,或是一张照片、一个地名、一段经历、一座殿堂,致广大而尽精微,细腻而动人。他的文字,既充满哲思,又观照现实,深沉而又灵动,敏感而又厚重。他的造园犹如写诗,在解构陈规的同时,接续了世界文学之都的文脉,让生发与和谐成为一字一句流淌的底色。著名作家、南京地域文化专家薛冰先生在推荐词中高度评价《在时间的河流上》和《造园记》两本书,他认为散文集《在时间的河流上》是陈卫新文雅、宁静的内心世界表达,书如其名,缓缓流淌、娓娓道来。薛冰说《造园记》中记录的作品,他本人大多都去过,如果说今天的南京城是一幅画,那么陈卫新的作品就是这幅画中的亮眼之处。

著名设计师、作家陈卫新

  本期活动举办地东道主,特邀嘉宾江苏省文化馆馆长、著名书法家赵彦国先生认为中国的园林与书法都主张“师法自然”,王羲之观鹅悟书法,黄庭坚观船夫骋舟而领悟“荡桨笔法”,郑板桥的“乱石铺街”书风等,无一不是从自然中受到的启发。师法自然可谓是中国园林与书法共同的特点,如“曲折尽致”“疏密得宜”“脉源贯通”“开合有度”“前后呼应”“顾盼生情”等表现方式,既是书法原理,又是造园法则。而从直观角度,园林中的楹联抱柱、匾额砖雕中的书法就更多了。《造园记》中的作品呈现,也正是这种文化观点的最好体现。同时,赵彦国认为《在时间的河流上》运用了数幅陈卫新的书法作品,见字如面、字如其人,其笔意、内容,无一不体现了陈卫新所富有的文人内涵和气韵。

  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代表分别节选书籍内容,进行诵读,在体悟作者创作心境的同时,再一次引导在场观众,感受文章中的博雅与美观。

  “阅美南京”由江苏省社科联作为指导单位,南京市文明办、南京市社科联、南京市教育局、共青团南京市委、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南京市“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会、南京市朗诵协会等单位承办。活动通过“领读”环节知识普及讲座和“诵读”环节语言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升全社会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感,充分感知文都南京深厚的文学积淀,赓续千年文都的阅读传统。

  据悉,自9月启动以来,“阅美南京”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感悟苏东坡”、“在时间的河流上造园”三期期活动,嘉宾有叶兆言、程章灿、胡阿祥、高峰、郝光、徐涛、袁爽、陈卫新、赵彦国等人文、社科、文艺名家参与其中。未来将依托文都南京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学资源,浓郁的人文氛围,通过线上与线下交互,以文会友、诗书相悦的方式,走进校园、敬老院、公园、景区、企事业单位等处,不断拓展阅读空间,培育阅读品牌,提高阅读品质,为建设“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贡献力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际行动将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落实到位。

  此次走进江苏省文化馆,是“阅美南京”系列活动自启动以来,首次与省级群众文化活动机构进行合作,拓宽了活动思路和执行方法,有效的提升了活动的社会普及率和群众参与度,通过江苏文化云开展的活动报名信息,一经发布,就被广大文学、阅读爱好者报名满员,现场参加活动的爱好者沙敏智表示: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活动,无论是邀请的高水平嘉宾还是环节设置的用心,能够很好的引导参与者了解活动主题和内容,而且现场分享方式也非常丰富多彩,满足了一名文学爱好者的美好愿望。

  (江南)

标签:南京;南京市;河流
责编: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