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经济大省挑大梁,成为江苏的新使命。挑大梁的首要着力点,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的2025年八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以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金融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紫金农商银行主动践行服务地方使命,着力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体系,精准赋能科技金融发展,用情用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
战略引领,机制护航,着力构建科技金融组织体系
紫金农商银行坚持从战略高度着手,持续强化科技金融的组织推进,为科技企业发展赋能,为科创产业升级蓄力。
在战略规划上,该行制定科创金融发展三年战略规划,发布信贷政策指引,明确将科技企业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对科技企业单列信贷计划,实行专项考核,引导行内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焦。在组织架构上,构建“1+13+N”总分联动机制,形成总行科创金融中心统筹、13家区域支行协同、全行公司客户经理参与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在运营机制上,独创“专营机构、专职团队、专注科技、单独建账管理、单独绩效考核、单独风险容忍、单独客户准入、单独授信审批”的三专五单独模式,在充分考虑科技企业独特需求和风险特性的基础上提升审批效率。凭借在综合服务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该行在2024年度南京市“金融惠民助企(科创金融)”劳动竞赛中荣获制度创新类一等奖和组织创新类三等奖。
精准走访,量体裁衣,着力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紫金农商银行紧跟科技金融发展趋势,针对各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特点和需求,在产品服务端,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主动回应客户需求,以产品力解融资之“渴”,使科技型企业融资之路“看得见,走得顺”。
对于初创期企业,重点提供创业类贷款及资金结算、工资代发、短期理财等服务;对于成长期企业,针对其轻资产、资金需求量大等特点,推广“苏知贷”“苏科贷”“专精特新贷”等政银合作类产品,同时加大自主产品研发力度,创新推出“宁质小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贷款产品,打造线上化产品“紫信贷”;对于成熟期企业,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紫金链e融”,重点满足其产业链整合、市场扩张需求,同时打造异业联盟,对接券商、基金等第三方合作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上市辅导。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800家,投放科技型企业贷款超96亿元。
为实现金融产品和客户需求的精准对接,该行发扬农信人“背包精神”,用脚步丈量科创热土。先后与雨花软件谷科创城、东大科技园、兴智科技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制定批量授信服务方案。为提升园区走访实效,该行依托金融科技力量,将各类走访名单嵌入线上平台,精准分配到机构、到人,客户经理可快速了解自己待走访的目标客户。同时,平台支持OCR自动识别客户基础信息,大幅减少了手工录入工作,极大提升了走访效率。截至9月末,该行已累计走访、回访各类科技企业3.1万余户。
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着力构建科技金融协同体系
紫金农商银行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努力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协同共振,促进政银企协同共赢。
该行积极探索“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业务模式,主动与地方科技局、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关键主体开展党建共建和战略合作,协同构建政策宣讲、资源对接、融资纾困的综合服务机制,促进各方有效打破行政壁垒与信息孤岛。该行以共建为契机,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生态圈,围绕促进科创项目落地、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方案开发、参加科技型企业路演活动等开展全面合作。截至9月末,该行已与超100家科技相关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暨战略合作。
同时,该行充分利用各区科技局纽带,目前已与南京市6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达成合作,安排客户经理每日驻点服务,每半个月举办一次银企专场对接日活动。截至9月末,该行基于驿站举办银企对接活动70余场,服务科技企业超400家,着力构建一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科创金融服务网络。该行还成为首批入驻江北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成功发放首笔江北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撮合成交业务。
未来,紫金农商银行将把做优做强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在强化科技金融政策框架、研发切合科技企业需要的专属产品、提供多元充沛的“耐心资本”支撑上持续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源头活水”。(冯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