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民生。针对城市商圈面临的停车难、交通堵、易纠纷、存隐患等问题,徐州市公安局云龙分局黄山派出所深入践行现代警务理念,系统构建从“被动反应”向“主动作为”、从“单打独斗”向“共治共享”转变的新型警务模式,全力打造商圈治理新格局。
聚焦痛点,优化空间秩序
“特别是北侧云祥路,两侧商铺林立,过去每到傍晚,各类摊贩聚集,基本不具备通行条件。”家住万达公寓的李先生回忆说,商圈周边曾存在治理难题,摊贩占道、电动车乱停不仅影响通行,还经常引发纠纷。
从今年6月起,黄山派出所积极推动源头治理,深入实地调研,强化部门协同,依靠街道办事处、城管、交警、商管等多方力量支持,在拥堵路段增设分流护栏,有效整治占道经营现象。同时,联合物业公司改造外围非机动车位,通过重新划线与增设隔离栏,新增500余个电动车充电桩,解决群众充电与停放难题,实现电动车停车位总量翻倍增长。
10月9日,黄山派出所联合相关部门对商圈违规占道停放的电动车进行清理整治,并对400余名外卖从业人员开展系统性交通安全培训。此举有效缓解了商圈停车压力,拥堵纠纷警情大幅下降,赢得周边商户和居民的好评。
随着夜间商圈人流、车流激增,黄山派出所联合交警、城管等在高峰时段增设指挥点,优化交通流线,并在夜市、餐饮等重点部位构建“车巡+步巡+岗哨”联动防范网络,确保突发情况快速响应,形成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
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生态
“要不是彭警官,我这养老钱就打水漂了!”8月15日,崔大爷与多名受害人将一面写有“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民心”的锦旗送给商业区警务室民警彭传松。此前,商圈写字楼内的一家公司以销售茶叶为名实施非法集资,诱骗崔大爷投入1.5万元。彭传松迅速着手调查,为20余名受害人追回损失34.5万元。
为深化源头治理,黄山派出所积极筹建商业区警务室,派驻专职民警、辅警现场办公。依托警情分析、群众举报和走访排查,对按摩足疗、私人教培、金融贷款、保健养生等涉警风险高、资质不全的单位逐一“过堂”,责令限期整改乃至清退高风险主体。
“光靠公安一家单打独斗还不够,必须推动部门联动。”彭传松介绍,派出所联合综合执法、物业、消防等部门对沿街商铺开展集中检查,分批组织安全培训,明确消防、治安、环境卫生标准,签订责任状,并对外卖跑腿等行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培训。
结合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等行动,黄山派出所会同分局治安大队常态化对商圈及周边区域开展集中“扫楼”清查,检查娱乐场所、宾馆、公寓、出租屋等230余家,敦促12家风险公司搬离。
汇聚民智,筑牢共治根基
9月4日深夜,正在某小区巡逻的保安员王会宁、吴永亮发现两名男子在车库内行为可疑,不停尝试拉开车门,他们立即想起前期派出所培训中讲到的“拉车门”盗窃手法,赶紧将情况报告给派出所,最终协助民警成功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派出所为这件事还专门给我们申报了见义勇为,我们很感动,巡逻更有干劲了!”王会宁感慨。截至目前,商圈及周边小区的物业保安共协助警方抓获盗窃嫌疑人9名,黄山派出所已第一时间为其中符合条件的7名保安申报确认见义勇为。
充分依托“守望联盟”平台,黄山派出所着力推进治安信息实时共享、突发情况快速联动。通过积极整合物业保安、业主代表、平安志愿者等力量,发挥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配合民警开展巡逻防范、矛盾调解、安全宣传,对在平安建设方面提供线索、发挥效力的有功群众,发现一起,奖励一起。
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黄山派出所辖区核心商圈的案件警情同比下降约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环比下降两成,治安类警情下降15.1%,纠纷类警情下降17.2%,商圈及周边整体治安环境显著优化。
(张蔓芸 甄元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