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警银联动阻断20万元电信诈骗资金的案例启示
2025-10-16 10:5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津  
1
听新闻

  一、案例经过

  某日上午,一位老年客户手持手机,口中念念有词,缓步走入工商银行南通苏通园区支行。大堂经理照例热情询问:“您好,请问您要办理什么业务?”客户似乎专注于处理重要事务,未予回应,径直坐下。

  良久,大爷起身,谨慎地询问大堂经理:“我要转20万,怎么操作?”鉴于客户年事已高,工作人员立即提高警惕,耐心解释道:“大爷,转账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或柜面办理。如果是跨行转账,会收取一定手续费。这笔金额不小,方便问一下用途吗?”大爷闻言,警觉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回答:“我要做点生意,投资用。”大堂经理顿生疑窦,提出核实相关合同以确保真实性。不料大爷立刻改口,称是给远方外甥女结婚用。

  察觉到情况异常且客户说辞前后矛盾,大堂经理迅速上报运营主管。经进一步询问,综合判断大爷遭遇电信诈骗的可能性极大,当即报警。

  在反诈中心人员协同下,大爷最终吐露实情:其接到自称“公安局工作人员”的电话,谎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将资金转入指定“安全账户”以证清白。大爷信以为真,准备转账20万元。因手机操作不便且额度受限,受骗子指引前来网点办理业务。幸而网点员工凭借专业培训的敏锐性,成功识别风险,为老人保住了这笔养老钱。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对公检法机关的信任,以涉嫌犯罪为幌子,诱骗其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银行工作人员敏锐洞察客户异常言行,及时启动风险应对流程,果断上报并报警,有效拦截了诈骗资金转移。银行与警方高效联动,迅速响应处置,切实保障了客户财产安全。

  三、案例启示

  (一)加大公众宣传教育力度。该网点日常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重点揭露常见诈骗手法,普及金融安全知识,特别是针对老年、学生等易受骗群体强化风险提示。引导公众时刻保持警惕,牢记“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多核实”,涉及资金安全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向相关机构或公安机关求证。

  (二)强化一线员工专业培训。作为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该网点对员工持续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对可疑交易和异常行为的识别能力与处置技巧。要求发现可疑迹象应快速上报,果断干预,阻断风险事件发生。

  (三)深化警银协作联动机制。该网点与辖内公安机关保持紧密联系,畅通沟通渠道,确保在发现疑似诈骗案件时能无缝对接、高效处置,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合力。

标签:大爷;大堂经理;客户
责编:张东海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