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春,我从江苏省南通中学调到海安县中学任教。学校总务处给我安排的宿舍在陆家巷的海中南宿舍。此后,我在海中南宿舍生活了10年多,直到1990年10月才搬离。陆家巷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陆家巷是剧场路东边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南起人民东路,中间和东大街交叉,北接海中门口的新华东路。陆家巷全长约200多米,宽约3米多。路面由石板和小青砖铺成。路中间横铺着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大石板,两边竖铺着长约1米左右不等、宽约30厘米的小石板,石板外面是小青砖铺道。路面的风格和东大街一致,典型的石板街。
陆家巷海中南宿舍的门牌是陆家巷8号。从海中南宿舍出门,往北与东大街交叉的路西店门朝北是一家商店。春节凭票供应的茶干、烟酒等,我都在这家商店购买。商店斜对面是一家皮匠店。1981年春节前,丈母娘帮我做了一双灯线绒棉鞋,就是在这家皮匠店绱的,鞋底还钉了自行车轮胎皮。由于买了皮棉鞋,这双布棉鞋一直未穿过,至今还放在衣橱中。
交叉路口东侧门面朝南有一家米饼店,一年四季,生意兴隆。我经常早上去买米饼当早饭。米饼价格便宜,印象 大约五分钱一个。有时买米饼的人多,还要排个小队,等5—6分钟时间。
海中南宿舍大门朝西,要踏两步青石板台阶进入院内。
院内共有四排宿舍。进门左侧是第一排,由西向东住着朱迅老师、沈明华老师、徐凤生校长三家。徐凤生校长门口有一口井。井台上的石圈被水桶的绳子磨出几道很深的凹痕,大约至少也有50—60年历史。这口井承担着全院十几家的生活用水。夏天,还有老师用网兜装上西瓜吊到井里,个把小时后取上来吃,就有冰镇西瓜的效果。
1982年,院门斜对面贴墙安装了一个自来水龙头,由一个张姓老爹掌管。等自来水大桶2分,小桶1分。1983年院内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3个水龙头。教职工吃井水的历史才告结束。
井台西侧是第二排宿舍,由西向东住着李东平老师、顾群老师。顾老师东侧有一套两间较大的房子。
第二排南边是第三排。过道东边门朝北住的是工友老王家和陆锦邦老师家。过道西边门朝南住的是王洪生校长家和杨者宏老师家。
第四排宿舍在院子最南边,一共三间房,是新砌的,红砖墙红瓦,水泥桁条,水泥窗子,质量不高。
我到海中南宿舍,先住在第二排东侧一套房子。这套房子两间,东边一间较大,有20多平方米,西边一间较小,有10多平方,一个大门进出。从海门中学调来的成老师住东边一间,我住在西边小间内。暑假后,成老师搬进海中校内宿舍,我搬到第一排沈明华老师西边的一间宿舍。华淑媛老师夫妇一家搬到这一大一小两间屋内。华淑媛老师夫妇调去南通中学后,这两间宿舍安排给了吴文浩、朱亚凤老师一家。1982年暑假后,我搬到了第四排,住中间一间,西一间是杨老师住,东一间是曹老师住。这就是陆家巷8号一10号。我的第一代、第二代身份证上的住址就是这个地址。
陆家巷海中南宿舍住着十几户教职工,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大家相处和睦。一家有什么好吃的,总要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我一人住在海中南宿舍时,李东平老师、吴文浩老师每年春节后总要请我吃饭。如果谁有什么难事,同事之间只要有门路的一定帮忙。1981年春节前,我想买一个猪屁股(当时买肉要计划),杨者宏老师找人帮我买了一个。1982年,徐凤生校长买了一台14英寸的彩电。夏天的晚上,徐校长把彩电放在窗台外面的小桌子上,在井台旁边摆上板凳,供大家看。
在教学上,大家也是互相帮助。有一次,我开公开课,李东平、陆锦邦两位老师帮我打磨教案。我还和李东平老师一起合作撰写语文教研论文,三年合作发表了6篇论文。1983年一年,我们在上海《语文学习》上就发表了两篇教学研究论文。
1983年暑假后,我调到县委宣传部工作。由于机关未分房,我还住在海中南宿舍。1986年,我爱人、孩子进了城,为解决煤球炉子有地方放,经海中同意,宣传部晨阳部长派人帮我在宿舍外面搭了一个小披儿,虽然只有2个多平方,但也算是“厨房”,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难题。
暑假是教师休息的时间。他们可以打牌、打麻将,有时也叫上我打。有一次,吴文浩、李东平老师约我晚上打麻将。我说,我白天要上班,不能陪你们打。吴文浩老师说:“没事,打到早上6点结束,你睡一会儿,我煮早饭你吃了去上班,保证你不迟到。”结果还真陪他们打了一个通宵。
住在陆家巷8一10号,我还有一件养鸡的事很难忘。1989年8月,我患急性阑尾炎,老家的邻居送来两只老母鸡。当天未杀,准备第二天杀。谁知第二天早上,两只老母鸡居然下了两个鸡蛋。早上,8岁的儿子对我说:“爸爸,鸡子就别杀,留着养吧。”我说:“没有地方养啊,总不能养在宿舍内。”老婆说:“那屋角有个破缸,可以养在缸内。”我一看,还真可以养。于是两只老母鸡在刀下留下了。我让送鸡来的岳父在破缸外面围了一圈网,这样鸡子白天在网内活动,晚上和雨天可以在破缸内。孩子每天放学回来,总是忙着喂鸡,开心极了。为了让老母鸡多生蛋,我还去饲料公司买来蛋鸡料,和着菜叶、剩饭喂鸡。一只鸡每周生4-5个鸡蛋,孩子几乎天天有鸡蛋吃。后来,由于海中搞卫生检查,两只生蛋的老母鸡还是被杀了,真是太可惜了。
由于旧城改造,昔日的陆家巷那一片低矮的青砖小瓦房早已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高楼大厦。每次经过人民东路或者经过海中大门,我便会想起陆家巷,想起生活了10年的陆家巷8号的海中南宿舍。如今陆家巷只能留在我的脑海中,陆家巷8号只能留在我的身份证上,有时还也出现在我的睡梦中。(徐兆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