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香情更浓
2023-02-12 21: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召港  
1
听新闻

  几年前的冬天,我有事去了一趟北京,由于时间紧迫而无暇顾及观光美景。即将归途,北京的友人很热情地尽“地主之谊”,我盛情难却便欣然应允,谈笑间说:前些天,我刚和《婚姻与家庭》杂志社的编辑老乡一起,在建国门的“长安大戏院”里吃过“北京烤鸭”了,现在想品尝一下正宗的“北京涮羊肉”怎么样?

  得到响应以后,在去往北京西城区的路上,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特制的古色大铜锅,底座炭火旺烧,锅内清汤翻滚,上面热气腾腾,鲜嫩的羊肉给劲,夹一筷肉抿一口“二锅头”,听着音乐,偶尔侧面瞄着隔窗外,雾蒙蒙地看着室外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群,惬意的心境难以言表,爽!

  朋友作为北京资深媒体人,曾供职《中华儿女》杂志社,有采访国内200多位知名人士的经历,他介绍说曾经有幸和北京东来顺第四代“非遗传承人”陈立新先生接触过,陈先生切肉动感很有特点,堪称绝活:“前后走直线,上下垂直,认刀准,运刀稳。”他那把长48厘米、宽15.2厘米的片羊肉专用刀是他的传奇,在刀肉之间运作出神入化,令人惊叹。

  吃老北京涮羊肉,最讲究吃羊身上的五个部位,即上脑、黄瓜条、大三岔、小三岔和磨裆。上脑是从脖头至下数第三根肋条处,包裹脊骨的两条肌肉,肉片切出来带着大理石状的天然花纹。黄瓜条是包裹股骨的瘦肉。小三岔是连结上脑至胯骨根部的部位,由一条形似扁担的肌肉和包裹肋条的瘦肉脂肪混合体组成。大三岔是包裹胯骨的肌肉及羊尾根部的脂肪,切出来一边肥一边瘦,又叫一头沉。磨裆是和黄瓜条相连,包裹股头的肌肉。

  听着介绍,感觉很复杂好专业,吃得真是讲究,物有所值,内心蠢蠢欲动,口舌生津,涎水涟涟呀。

  从吃法上讲,老北京涮羊肉与传统烤肉一样,分文吃和武吃。所谓“文吃”,指的是一次吃多少,就用筷子夹多少片肉放到火锅里,涮几个来回,等肉变了色就可以夹出来放在小碟内;“武吃”,就没有那么认真讲究了,随性把盘子里的生羊肉一下子全部都拨到火锅热汤里,待烫熟后把肉捞到佐料碗里,搅拌好就吃。不管怎样吃,先要把熟肉夹到小盘中,然后用勺子把调料适量地浇在上面再吃,不要把肉直接放入调料碗里,这样才能品到本色味道。

  调拌口味地道的小料也讲究细则,传统小料由七种调料组成——芝麻酱(二八酱——80%芝麻酱,20%花生酱),酱油为主,韭菜花、豆腐乳为辅、虾油、料酒少量,辣椒油随意。吃前勾兑时,先放料酒,虾油、酱油、韭菜花,用勺顺时针搅拌,搅匀后再放芝麻酱和豆腐乳。顺时针搅拌的料不容易溢洒,还有吉利一顺百顺之意,图个心安理得好心情。至于汤底,清汤是标准,产自河北张家口一带的口蘑放入锅中使鲜汤增色,这种澄清的鲜汤涮肉,对于鉴别肉质又提升了一个高度,明着吃放心。

  进入闻名遐迩的百年老店内,参观店内装潢设施,感受沸腾的人气,我们吃着火锅听唱歌,朋友举杯相聚甚欢,谈天说地,兴趣盎然。闻着满锅肉香,我们不顾斯文地狂吃,助添这冬天里的一把“火”,热腾的气息和劲道使我更感觉到友情的浓烈,是真过瘾,真解馋。那一次的经历,让我回味无穷,甚至萌生再吃一回的想法。在口齿生香之际,我还吃出了别样的情分!

标签:涮羊肉;北京;肌肉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