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发起议题,讨论文学的“虚构与非虚构”
2022-11-25 11:06:00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孙庆云  
1
听新闻

  作为一个从西方传入的舶来品,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受到学术、文学、新闻等各界人士的关注。按照传统观念,文学创作本该是虚构的,但是近些年却有许多顶着“非虚构”名义出版的纪实类文学。

  那么,当我们用“非虚构”定义文学作品时,到底想强调什么?

  非虚构是不是代表着完全的真实?两者之间能不能直接画上“=”?

  ……

  11月24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和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在南京举办,本届主题是“虚构与非虚构:现实关怀与文学创新”。4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研究者齐聚,围绕“虚构与非虚构”手法在文学创作上的应用,展开探讨。

  非虚构文学,在中国

  非虚构一词被应用到创作上,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以1959年发生在堪萨斯的系列谋杀案为素材,花了五六年的时间,追溯两名凶犯背后的心灵状态和犯罪背景,写出《冷血》一书。300万册发行量的《冷血》不仅在社会上引发巨大反响,跃居美国当年畅销书的第一位,更是开创了非虚构小说这一文体。

  论坛主办方、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彬彬总结出西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五个特征”——即“现实性”“亲历性”“见证性”“个人性”“文学性”。

  而“非虚构”来到中国,则是先后经历了学术研究、文学创作、新闻写作等方面的实践。在文学领域,江苏的《钟山》杂志最早于2000年开设置“非虚构文本”栏目,刊发作家江灏所写的《爱情病人调查》,第一次使用“非虚构”的概念,对外推出文学作品。

  前前后后20多年,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文学界的热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衍变成一种现象级的热门文体,受到作家和读者的青睐,也成为批评家做文学研究时的重点关注对象。距今较久的有梁鸿《中国在梁庄》,近些年出版的有张彤禾《打工女孩》、梅英东《再会,老北京》等,都是非虚构文学佳作。

  但是王彬彬注意到,非虚构概念在中国应用开来后,使用的过于宽泛和混乱,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和规定,“任何一个概念无边之后就没有意义。”那么非虚构文学应该具有一个怎样的品格?他希望能在论坛上找到答案。

  一场属于文学的“头脑风暴”,关注创作前沿的问题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表示,本届论坛以“虚构与非虚构:现实关怀与文体创新”为主题,既是对当代文学尤其是近三十年文学做出的回应,也是为未来的文学创新提供新思路,“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尽情分享自己的深度见解,让论坛结出丰硕的思想果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说,江苏文学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扬子江论坛作为江苏省作协的品牌活动,回答和探讨的都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些前沿性的重要问题,这次论坛的议题也不外如是。

  “非虚构文学进入中国后,与虚构文学、类型化写作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李敬泽说,它是一种抵达真实的写作实践,“我想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要更好地去回应现实世界的变化,就需要我们有自主意识去调整面对世界的知觉结构和书写方式。”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的委托现场出席会议,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江苏文学事业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她讲到,文学创作要跟上时代,离不开创新;文学创作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离不开创造,“面对变化的世界和新时代的中国,作家要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书写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

  虚构和非虚构,都需回应对现实的关怀

  当天的研讨会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45位文学研究者交换意见,展开深入探讨。

  为了便于理解其中的内容,记者梳理出以下问题:

  1. “非虚构写作”迎来热潮,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驱使?

  2010年,《人民文学》开辟新栏目“非虚构”;同年,人民文学奖新增“非虚构类奖”。此后以这三字冠名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说,当年在文学界内提出非虚构的时候,其实是基于作家自觉产生的写作欲望,那时先出现了不少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后设立了这个栏目,“我们设想的概念非常宽阔,没有把它完全局限在纪实上。”

  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举例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面对一些作家作品,和他们讲“这个作品不真实”,他会反过来告诉你“这就是现实生活当中发生过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真实?”——“这意味着现实逻辑和文学逻辑的建立是不一样的。”在他看来,《人民文学》开设非虚构专栏,是呼吁,“让作家走出房门,去看看世界到底在焦虑什么,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认为,当下对文学质疑的声音,(就说明)我们的文学一定在哪里出了问题。近些年,非虚构文学在业界快速发展,实则是呼唤文学重视创作的当下性和亲历性,“这种写作方式,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往往大于个人的冥想,要求作家走进中国的最深处。”

  2. 虚构和非虚构文学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跨越的鸿沟?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认为,从创作的主体来看,两者之间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传统意义上擅长虚拟创作的小说家正在往非虚拟领域介入;双向流动,共融出一种新的美学形式。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洪治纲说,虚构和非虚构不是一个对立的概念,“虚构里面有大量的非虚构,非虚构里面有大量的虚构。”至于虚构和写实的成分如何,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家利用不同的身份完成共情、共理和共识。”比如写出《野地灵光》的李兰妮为了观察抑郁症患者,入住精神病院;再比如伊险峰、杨樱所撰写的《张医生和王医生》,利用社会学和新闻学理论,以两名70后医生为范本,研究一个普通人如何实现阶层的变迁……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也认为,不管是虚构还是非虚构的文学作品,一定要包涵深层的社会关怀。为什么读者会爱看一本书?是因为他们能从中找到对自己心理的回应,“文学作品只有回应最广大的现实关怀,才能获得广泛的读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3. 对文学进行“虚构”和“非虚构”划分,是否有必要?

  苏州大学教授王尧提出,对于批评家而言,进行虚构和非虚构的划分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一类写作主体的养成。他更愿意把“虚构”和“非虚构”看成两种不同的写作方法。从一方跳到另一方,中间存在着审美要素的转变、再形成的过程。

  4.“舶来品”非虚构进入中国以后,形成了什么样的特征?

  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韩松刚,从自己2016年面对非虚构写作时的情况讲起,“我那时候对它的理解不是特别成熟,总觉得非虚构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近两年,边界逐渐清晰。他注意到,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是促进中国非虚构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认为,中国式非虚构话语体系的建构指向两个方面,一是创作话语体系,二是研究话语体系,“在当下,我们要以真实为本,谱写可信、可爱、可敬的人民。”

  5. 非虚构文学的“非虚构”代表着“真实”吗?

  身为小说家的路内,更关心虚构和非虚构背后所涉及的“真与假”问题。他认为,相比小说作者,媒体则天然具有非虚构写作的能力。近段时间备受关注的报告文学其实与传统观念的“非虚构”已经分裂开来,“报告文学就是报告文学,非虚构就是非虚构。”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说,所有的虚构都是来源于现实。写作存在着两种真实,生活真实和意识真实,“虚构和非虚构到底哪种更能够呈现真实?我认为它们都可以抵达真实,只是各过各自不同的途径抵达真实。”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乔叶写过非虚构文学,对论坛主题更有感触。书写《拆楼记》时,她抱有顾虑,还曾向编辑多次反映过“改书名,改人名,改故事尺度。”但是对方干脆地告诉她:“先不要管这些问题,你得让读者‘信’。”乔叶认为,写非虚构使用小说笔法不等于造假,是绕道而行,不一定近,但更有风景,“非虚构和虚构都需要真,有生活的真,有扪心自问的真,几方面真融合到一起,先说服自己,再说服读者。”

  论坛的最后,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做总结发言。他提出,当日常写作的修辞面临极限时,灵活调整虚构和非虚构手法,可以帮助作者去抵达(想要表达的意义)。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能表现出作者内心对“真”的渴望,以及说服读者相信“这是真的”渴望。

  他感谢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关心江苏文学的发展,“各位围绕论坛主题,结合具体的创作,提出了很多富有思想性、建设性的观点。”记者 孙庆云

标签:文学;写作;文学创作
责编:姬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