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读史】垂簾听政及其最后的绝响
2022-11-14 13:1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束有春  
1
听新闻

  以“天子”“国王”为上尊的封建社会呈现的是“家天下”、嫡长子继承制社会形态。当皇室(含王室)出现继承者“短路”现象时,帝王身边的女性不得不经常“救场”。但在父权制时代,女性的配角地位使她们的执政者形象又经常被一道有形的或无形的帷幕给遮隔,被冠以“垂簾听政”,以示优雅,以保全男性的虚荣尊严。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初期,高后吕雉曾独立执政8年,成了继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之后的第三位汉朝皇帝。唐代武则天在没有当皇帝之前,是唐高宗李治的得力助手,她与皇帝同坐金銮殿,垂簾听政。《旧唐书·高宗本纪(下)》记载:上元二年(675年)三月,“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簾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在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真正的“垂簾”形式来听政的,应是武则天武皇后了。武则天后来直接将李唐王朝政权改名为“周”,史称“武周政权”,她在自己当了十五年真正的皇帝后,才把权杖还给了李家。

  吕雉与武则天属“皇后级”执掌国柄的人物,但纵观中国历史,最多的还是“太后级”在垂簾听政。由太后们织成的“垂簾听政”现象,不失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政权的奇葩。

  一.“太后”的诞生暨宣太后与赵太后

  太后可以是皇太后,也可以是王太后,适用于自命为天子的皇家,也适用于诸侯国国王家。

  战国中期,秦国在秦孝公时代经过商鞅变法,国力不断强大。到了秦惠文王时,因商鞅变法对秦“宗室”约束管制太严厉而使商鞅惨遭“车裂”之难。虽然如此,尚武风气已经在秦国进一步形成。秦惠文王去世后,太子嬴荡继位,是为秦武王。武王本身就“有力好戏”,力大无比。当时秦国有三个大力士:一个叫任鄙,一个叫乌获,一个叫孟说,他们皆因力大而做官,被秦武王重用。但是,秦武王的命最后也伤在了好武上。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东周太庙,不顾众大臣极力反对和劝阻,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是“绝膑”即胫骨断裂,内脏受重伤,最后不治而亡。由于武王年纪轻轻的就死于非命,自己又没有留下一男半女,遗诏将王位传给比自己年龄小许多、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

  嬴稷已经17岁了,正在燕国被作为人质。在母亲芈八子及舅公魏冉、赵国的赵武灵王的帮助下,从燕国艰难返回,于公元前306年登上王位,是为秦昭襄王。

  但嬴稷的母亲芈八子觉得儿子长期在外做人质,没有从政经验,要主持一个国家政权,还嫌太稚嫩;加之当时秦国宫廷内部争夺王权斗争并未止息,外患不断,所以,朝廷一应政事全部要依赖母亲芈八子临朝打理。《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八子”是老皇帝秦惠文王给她的封号。芈八子因为儿子当上了皇帝且要帮助儿子料理朝政,为了与一般的“母后”相区别,同时也便于处理朝政,她就给自己别出心裁地要了个“太后”头衔,并且还要走一下皇帝下诏认定的程序,以表示自己身份是名正言顺的。从此,“太后”诞生了。

  在古汉语中,“太”就是“大”, “大”与“太”常表现为同一个字;“后”字的本义专指“君主”“主宰”,今人用以表示位置或时间“前后”之“后”,在古汉语中一律写作“後”。

  太后摄政,始于秦昭襄王之母芈八子,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的皇帝母亲。当时秦国男女之防较宽松,芈八子听政时是可以直接与王公大臣们对面的,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不用垂簾也可以听政主政的女性。

  再说这位秦国的宣太后芈八子,不仅生前要像男人一样满足权力欲望,死后也要有男人作陪。她的身边有一位她十分宠爱的情夫名叫魏丑夫,跟随她有二十来年了,芈八子在病危时,竟传令要让魏丑夫为自己殉葬。《战国策•秦策二》“秦宣太后爱魏丑夫”章是这样记载的: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太后病将死,出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魏子患之。庸芮为魏子说太后曰:“以死者为有知乎?”太后曰:“无知也。”曰:“若太后之神灵,明知死者之无知矣,何为空以生所爱,葬于无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积怒之日久矣,太后救过不赡,何暇乃私魏丑夫乎?”太后曰:“善。”乃止。

  这段记载告诉我们,魏丑夫在得知宣太后芈八子要让他殉葬的消息后,十分害怕,于是就请老臣庸芮出来游说宣太后。庸芮原是秦惠文王姐姐赢夫人的情夫,后又帮助宣太后稳定政局立下了许多功勋,与宣太后私人交情也不错。庸芮就问宣太后:“人死后是否能够感知到人世间的事情?”宣太后回答说“不能”。庸芮继而说:“既然人死后不会有什么知觉,那您又为何要将自己心爱的人置于死地?如果死人真的有知觉,那么先王早就对您出轨之事恨之入骨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太后您弥补过失都来不及,又怎么能够有时间有胆量去与魏丑夫在阴间继续私情呢?”宣太后认为庸芮说得有道理,于是撤销了要魏丑夫为自己殉葬的旨令。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今陕西临潼境内的骊山中。

  与秦国宣太后同时代而稍晚的赵国赵太后,也是一位垂簾听政的年轻太后。赵太后是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后,又称“孝威太后”“赵威后”。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但因年纪太轻,故由惠文王王后以太后的身份执政。赵太后执政时,年纪才三十出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年迈的老太婆。我们从《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章可知,“新用事”就是刚主持朝政不久。在现代中学课本中,将赵太后“新用事”后听取左师触詟建议一事,用《触詟说赵太后》题目来独立成文。从记载看,赵太后虽然执政一年后就去世了,但她善于听取大臣进谏,关心民生疾苦,提倡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及行动,使她在诸侯国中享有威信,同时也令后人难忘。

  据《战国策•齐策四》“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章,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赵威后就问使者:“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使者有点不高兴了,说:“外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了吗?”赵威后说:“不是你所说的这样。假如没有好的年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所以,如果有所问,我能不问根本而去问末节吗?”齐国使者无言以对。

  赵威后进而又问那位齐国使者:“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吧?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衣服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衣服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出来做官,以成就其功业呢?叶阳子这个人平安无事吧?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或无夫的鳏寡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或无子的孤独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他出来从政、成就功业呢?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婴儿子她摘掉耳环玉镯等装饰品,到老了也不嫁人,一心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让上朝,齐国国君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位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王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庭,也不愿意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这种人呢?”

  由此可见,赵太后虽是女流,其政治见解十分独到犀利,在处理国事与家事、人才与国运、国君与老百姓关系问题上,体现了一个执政者的阔大胸怀。她虽然执政只有一年多时间就英年早逝,但她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二.临危受命的邓太后、梁太后与褚太后

  由于后来的封建王朝经常出现“儿皇帝”现象,以世袭制、家天下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王朝为了保证江山不落到别人手中,太后临朝现象时有发生。在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为了便于太后临朝听政、管理国家事务,所以在大臣们上朝时,在金銮殿上还是要尊重小皇帝,让他坐在殿堂正中的宝座上,听政的太后则坐在一旁,用半透明的、若隐若现的珠簾来隔断一下,这种金銮殿上的听政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垂簾听政”了。

  从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人际关系来讲,出嫁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得到普遍认同,保护夫家利益是大多数女性的自觉行为。曹操曾把三个女儿都进贡给汉献帝作为夫人,三个女儿分别名叫曹宪、曹节、曹华,二女儿曹节后来被封为皇后。公元220年,曹丕把汉献帝赶下台、“受禅”为帝、建立魏朝后,曾派人到汉献帝那里求得皇帝玉玺与皇帝绶带,曹皇后十分愤怒,坚决不给。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记载,当时曹丕曾连续派人来了催索,曹皇后曹节对来人进行当面训斥责备,并且“以玺抵轩下”,准备与国玺同归于尽。她边“涕泣横流”边诅咒到:“天不祚尔!”老天爷是不会庇护你们曹氏政权的!其悲痛激愤之情,令在场的人无不震惊“左右皆莫能仰视”。说明曹丕篡汉自立,其作为汉代皇后的妹妹也是站在维护夫君刘姓江山的立场上,对兄长曹丕持对立否定态度。

  正是由于皇后、太后这些女性的特殊身份,使她们在血液里注进了维护夫君江山的至高无上的责任,因此,在后世垂簾听政过程中,虽有别有用心者,但也不乏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巾帼英杰。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刘肇驾崩,年仅27岁。皇后邓绥虽然年轻貌美,知书识礼,很得汉和帝喜爱,遗憾的是没有给皇上生下龙子。汉和帝的长子、平原王刘胜自幼生有怪病,多年不愈,以痼疾不得立;而诸皇子因为皇宫之争,暗潮汹涌,致使前后十多位小皇子夭折;后来,妃嫔宫女们只得把自己为皇帝生的儿子隐秘地寄托在民间哺养。汉和帝去世后,皇后邓绥只好将在民间抚养、刚出生才满一百天的刘隆立为皇帝,是为汉殇帝。刘隆的生母是谁,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为了使刘姓江山在血统不变的情况下继续运转,邓绥邓皇后又通过小皇帝的名义来下诏,尊自己为皇太后,实现“太后临朝”听政。

  据《后汉书·皇后纪(上)》记载,这位邓绥邓太后也是出生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就是当年向光武帝刘秀进献“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称帝后任大司徒、酂侯、高密侯、太傅的邓禹。父亲名邓训,时任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武帝刘秀内弟的女儿。邓绥15岁入宫,因其身高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16岁被封为贵人,22岁被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现在又面临“主幼国危”的政治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肩负起大汉王朝的重任。但不到一年时间,小皇帝刘隆又夭折了,史书上称之为“殇帝”。邓太后又与其兄邓騭商定,让清河王刘祜、一个不足13岁的小孩子来当皇帝,这就是汉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听政。

  公元121年,邓太后病逝,政权才正式转到汉安帝手上,前后算起来,邓太后加上当皇后的4年时间,垂簾听政长达20年。

  邓太后垂簾听政期间,使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载”自然灾害艰难局面,外平“四夷外侵”,内平“盗贼内起”,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她坚持秉公办事,整顿皇室后宫风气,禁止“巫蛊”祝诅、淫祀惑众不正之风,纠正巫蛊案中的冤假错案。她勤俭节约,裁员减项,压缩皇宫不必要开支:“减大官、导官、尚方、内者服御珍膳靡丽难成之物” “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金银、珠玉、犀象、瑇瑁、雕镂玩弄之物,皆绝不作”,同时对“离宫别馆储峙米糒薪炭”等特殊待遇全部取消;除了宗庙祭祀,所用“稻粱米不得导择”,一日两餐,“朝夕一肉饭而已”,皇家餐饮由原来的两万万裁减至“数千万”;裁减宫廷画工三十九种,辞退皇家园林管理人员五六百人;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对郡国向朝廷进贡“皆减其过半”,一改之前的“方国贡献,竞求珍丽之物”现象,“悉令禁绝”,同意方国“岁时但供纸墨而已”。

  邓太后鉴于前朝教训,对娘家人不搞特殊封赏与特殊待遇,有效所有制了外戚干政现象。早在汉和帝在世时,汉和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所以,她的哥哥邓骘在汉和帝之世,官职仅为虎贲中郎将。在她当上太后主持朝政后,对弟弟邓骘及其亲戚的行为仍然严格加以规范限制。她曾诏令司隶校尉及家乡河南尹、南阳太守,对他们说:“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còng dòng),至有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及时对违法行为执行惩罚的缘故。今车骑将军邓骘等虽胸怀敬顺之志,但他们宗族广大,姻戚众多,宾客奸诈狡猾,干犯禁令宪章。应当对他们公开加以检查整饬,不要有任何宽容庇护。”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此以后,邓太好“亲属犯罪,无所假贷”,再也没有人出来为他们说情了。

  邓太后十分重视对皇室外戚子弟的素质教育与传统经典学习。她本人在六岁时就能读通周宣王时代由太史籕所作的大篆十五篇《史书》,十二岁通《诗经》《论语》。她的哥哥们每读经传,往往注意提出问题,对她也产生影响。由于她“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亲常批评她说:“你不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一心读书向学,难道你将来要当博士吗?”母亲的话对她触动很大,所以,她就改为白天学习“妇业”女红之类,晚上诵读经典,家人称她为“诸生”。父亲邓训很喜欢这个女儿,觉得她与众不同,所以,家里无论大小事,都要与这个女儿详细商议。

  元初六年(119年),邓太后下令,将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河间王家中的子女,不分男女,年龄在五岁以上的四十多人,加上邓氏近亲子孙三十多人召到京师,为他们将近八十个人专门“开邸第”,办起了“贵族学校”,邓太后亲自监督他们学习,“恩爱甚渥”。邓太后曾下诏对堂兄、河南尹邓豹等亲属们说:我之所以要把众后生们集中起来学习,由专门的学官来给他们传授文化知识,实再是因为方今“时俗浅薄,巧伪滋生,《五经》衰缺”,所以她要“褒崇圣道,以匡失俗”,向先辈学习,以武功文德来教化子孙。

  永宁二年(121年)三月,邓太后去世,年仅41岁,为刘姓汉家江山耗尽了最后一息元气。

  又据《后汉书·皇后纪(下)》记载,到了汉顺帝刘保时,其皇后是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梁妠,可惜她也没有为皇帝生下龙子。公元144年,汉顺帝去世后,由美人虞氏所生、刚满2岁的儿子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梁皇后为皇太后,由梁太后临朝问政。

  但不到一年,汉冲帝驾崩。梁太后与兄长梁冀迎立只有8岁的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梁太后继续因皇帝年幼而“独秉朝政”。但又是不到一年,汉质帝被大将军梁冀鸩杀。梁太后与梁冀又迎立只有15岁的刘志继位,是为汉桓帝,梁太后继续垂簾听政。4年后的和平元年(150年),梁太后因病情日益严重而“归政”于汉桓帝。

  应该说,梁太后本身素质还是好的。从小就喜欢女工针线活,好读《史书》,九岁就能背诵《论语》,精通《诗经》三家传之一的《韩诗》,并经常“以列女图画置于左右,以自监戒”。十三岁入选皇宫后,朝廷“相工”(看面相的人)称她“日角偃月,相之极贵”,结果很快被封为贵人。她曾劝汉顺帝“博施为德”,要“思云雨之均泽,识贯鱼之次序”。体现了一定的政治涵养。垂簾听政期间,她亦曾“夙夜勤劳,推心杖贤”“拔用忠良,务崇节俭”“分兵讨伐,群寇消夷”,使海内肃然,宗庙以宁。惜其在处理外戚问题上,没有能够像邓太后那样明察,尤其是其兄梁冀“专权暴滥,忌害忠良,数以邪说疑误太后”,使梁太后的垂簾听政业绩大打了折扣。

  总体而言,太后垂簾听政,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临危受命。东晋王朝的褚蒜子褚太后就是一次次被迫无奈才不得不垂簾听政的。

  据《晋书·后妃列传(下)》记载,褚蒜子褚太后曾在东晋王朝危难之际,不得不四次垂簾听政,又四次退隐归政。作为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在晋康帝去世后,晋穆帝司马聃又因“幼冲”而“未亲国政”,在众大臣的劝进下,她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从此被一次又一次地推到了时代前沿。除了晋穆帝司马聃时,接着又为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孝武帝司马曜三朝垂簾听政,因为这些皇帝们都太年幼,只好请太后主持朝政。在晋简文帝司马昱时,褚太后被尊称为“崇德太后”。简文帝驾崩后,孝武帝“幼冲”,加之有篡权企图的恒温又去世了,在群臣启奏下,“太后复临朝”。到了太元元年(376年),孝武帝司马曜到了“既冠”成年年龄,褚太后下诏还政,终于过上了闲逸生活,此时的褚太后已经53岁了。

  九年后的太元九年(384年),61岁的褚太后驾崩。《晋书》称其“在位凡四十年”,这一说法值得推敲。如果称其“在位”听政达40年,9年后才去世,那是否说明褚太后在13岁左右就达到了“太后”年龄级别、具备了执政能力?显然不可能。合理的推测是:“在位凡四十年”应包含了褚太后还政以后的9年时间,她“临朝称制”时的年龄应该在22岁左右。

  太后垂簾听政,在中国古代是司空见惯。著名的还有:北魏孝明帝元诩时期的灵太后(即胡太后),辽代辽景宗之后的萧太后,宋代宋仁宗赵祯时期的刘娥刘太后等。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反对太后垂簾听政的人,从史籍记载看,应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据《宋书•武帝本纪》及《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记载,宋武帝刘裕在“疾甚”病危时,曾手诏太子及王公大臣:“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所以在南朝宋时,未出现太后垂簾听政现象。

  三.“二宫垂簾”及“女中尧舜”隆裕太后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到清代末年,出现了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两宫太后同时垂簾听政现象。慈禧太后垂簾听政时间长达48年之久。

  慈禧,叶赫那拉氏,清咸丰皇帝的懿嫔,同治皇帝的生母。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癸卯,咸丰皇帝在热河驾崩,按照咸丰生前诏告,皇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皇帝,此时的同治皇帝只有6岁。

  咸丰在重病时,曾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御前大臣景寿、协办大学士肃顺、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赞襄政务”,要求他们在自己去世后,能够辅佐小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或“赞襄政务八大臣”。在临终前,咸丰还特制“御赏”“同道堂”两颗印章,“同道堂”印给载淳即同治小皇帝保管,“御赏”印给皇后钮祜禄氏慈安保管,强调用两印代替朱笔签发谕旨,以与八大臣互为牵制,对朝廷政治势力进行制衡。

  据《清史稿》卷二十一《穆宗本纪(一)》记载,到了咸丰十一年九月,叶赫那拉氏以孝钦显皇后身份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又过了两个月,到咸丰十一年的十一月,“上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养心殿垂簾听政”。原来,以慈禧为主谋,发动了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摧毁了“顾命八大臣”集团,代之以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二宫垂簾,亲王议政”的“同治”政权格局,实际权力已经掌握在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手中。

  同治元年(1862年)春正月甲申朔日,“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御慈宁宫,上(即同治皇帝)率王大臣行礼”。二位太后在乾清宫接受包括已经7岁的小皇帝在内的众大臣庆贺。

  慈禧、慈安在垂簾听政时告谕天下:“垂簾非所乐为,惟以时事多艰,王大臣等不能无所禀承,是以姑允所请。俟皇帝典学有成,即行归政。”意思很清楚,皇帝太小,大臣上朝奏事,总得有人接活,所以暂时先答应由两位太后共同扮演皇帝角色,这是不得而已的权宜之计,等小皇帝学有所成,能够料理国事了,就把政权还给皇帝。年号“同治”,即两宫皇太后与小皇帝共同治理国家。

  到了同治三年春,小皇帝又“率王大臣庆贺两宫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从此,每年都要庆贺一次。

  两位皇太后临危挑重担,开始的时候说得很漂亮,很大公无私,但发展到后来就走样了,权力被慈禧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公元1872年,同治皇帝已经17岁了,作为母亲的慈禧为他选皇后。第二年,两宫皇太后卷簾归政。

  但同治皇帝亲政后,仍难以摆脱母亲慈禧太后的干预。慈禧为了享乐,授意同治皇帝去修缮圆明园供其居住,同治皇帝也想趁此机会让慈禧太后离宫居住,以摆脱她干预朝政。当时国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损毁严重,修复要耗费巨资,后经奕䜣等王公大臣多人反对才没有实施。

  1874年12月,同治皇帝驾崩。慈禧立老皇帝咸丰的侄子兼外甥载湉为帝,是为光绪皇帝。这时的光绪皇帝只有4岁,根本无亲政可能,两宫太后再度垂簾听政,并又诏告天下:“今皇帝绍承大统,尚在冲龄,时事艰难,不得已垂簢听政。”这里的“簢(mǐn)”是竹子,“垂簢”即“垂簾”之义。

  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崩,卒年45岁。官方说是因得脑溢血病所致,民间野史认为是慈禧所害。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从此,“太后独当国” ,慈禧一人独自“垂簾”,大权独揽,因为小皇帝光绪此时才有11岁。

  到了1885年,慈禧准备于第二年正月“归政”,醇亲王奕譞及王公大臣们“奏请太后训政数年,德宗(光绪皇帝)亦力恳再三,太后乃许之。”慈禧又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不是皇帝的皇帝。

  据《清史稿·德宗本纪》记载,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光绪皇帝举行大婚典礼;二月,“皇太后归政”,慈禧归政。谁知御史屠仁守上疏,因“时事孔殷”,请太后归政后“仍书皇太后圣鉴,披览后施行”。慈禧认为不可以这样,斥责屠仁守“乖谬”,把他的官给罢免了;同时告谕天下:“垂簾听政,本万不得已之举。深宫远鉴前代流弊,特饬及时归政。归政后,惟醇亲王单衔具奏,暂须径达。”

  慈禧后来退隐颐和园,但实际上仍在训政,掌控大局。光绪皇帝对她是十分尊重,办事小心谨慎,《清史稿》载:“上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

  1894年,光绪皇帝准备为慈禧在颐和园做六十大寿,仿照康熙、乾隆年间的做法,自皇宫大内至颐和园,沿途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但如此浩大工程,要挪用海军经费进行。

  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光绪皇帝主战,慈禧太后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停止颐和园工程,停办景点,移作军费的时候,慈禧却大发雷霆,说出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之语。

  清军在朝鲜战场上接连失利,北洋水师在黄海之战中又遭受严重挫折。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六十庆典,慈禧希望外国出面干涉,尽快结束战争。她支持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以各种借口,打击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

  由于形势日益紧张,面对朝野上下的重重压力,慈禧无法再一意孤行、大摆排场,不得不改变原来计划,缩减了生日庆典规模。在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旅顺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慈禧在紫禁城内的宁寿宫度过了她的60岁生日。

  1895年2月7日,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陆两个战场均遭失败,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下定决心要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国放弃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后在俄,德,法等西方列强干涉下,以白银3000万两赎回)、台湾、澎湖列岛,开放4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矿设厂。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维新变法即“戊戌变法”运动。慈禧希望强国,但又担心光绪皇帝会借变法之故脱离她的控制,就始终把军权、人事权抓在手中。光绪皇帝为了国家和祖宗基业,坚定要走变法之路。1898年6月,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实行变法。

  变法触动了满洲旧势力贵族和众多封建官僚的利益,他们聚集串通,竭力反对变法。光绪皇帝企图让袁世凯派兵包围颐和园以“劫”慈禧。谁知袁世凯泄密,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反而先下手拘禁了光绪皇帝,处死了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慈禧“复训政”,再次垂簾当政。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实为十一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攻占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及皇后等人逃往西安,令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总督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列强进行谈判;嗣后,又把战争责任推到义和团身上,下令对义和团“痛加剿除”。

  1901年2月14日,慈禧批准《议和大纲》并发布上谕,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同年9月7日,与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要求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4.5亿两白银,39年内赔款9.8亿两白银;惩办主战官员,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等。同年10月6日,慈禧发卒数万人,带着行李车3000辆从西安出发,出潼关经河南、直隶,历时三月,于1902年1月8日回到北京。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郁闷中驾崩于瀛台涵元殿,年仅38虚岁。

  因光绪皇帝无子嗣,经慈禧懿旨,光绪遗诏:立自己的弟弟、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以光绪皇帝“本生弟子”身份“入承大统”;复命载沣监国为摄政王,慈禧被尊为太皇太后。溥仪登基时年仅3岁,是为“宣统皇帝”。

  也就在光绪皇帝驾崩的第二天即1908年11月15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并亦违豫”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终于结束了她的“垂簾听政”生涯。慈禧临终遗言:“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在她贪婪的本性中,直到临死才发出“善言”,可惜已经太晚,清王朝的大厦已经摇摇欲坠了。

  3岁的宣统皇帝溥仪仍然离不开母爱的呵护与关爱。根据皇家规定,小皇帝必须由光绪皇帝的结发妻子隆裕皇后来抚养照料,虽然他不是隆裕皇后所生,因此,隆裕皇后不得不扮起皇太后角色。

  虽然摄政王可以监国,但当朝规定:“大事并请皇太后懿旨”,因此,清王朝的最后一位垂簾听政人物是隆裕太后。

  历史在转折关头,可以是横刀立马的勇士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是纵横捭阖的谋士在起着决定性作用,有时也可以是文弱女子在起着决定性作用。正是这位隆裕太后,冲破封建王朝分封世袭制顽固堡垒,为“共和”制国体打开了大门,成了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垂簾听政”留下最后绝响的当事人。

  据《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后妃列传》记载:隆裕太后是清德宗光绪皇帝的皇后,是慈禧太后的姪女,光绪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宣统皇帝即位后,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隆裕”,史称“隆裕太后”。

  《清史稿·宣统皇帝本纪》反映,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甲寅,“革命党”在武昌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2月6日,载沣奉隆裕太后懿旨,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垂簾听政的隆裕太后成为大清王朝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和封建王朝世袭制的终结者。

  同年十一月,南方各省代表十七人在上海召开选举临时大总统会议,立政府于南京,定国号曰“中华民国”。

  到了十二月,袁世凯与南方代表伍廷芳商议,“赞成共和”,南北方终于达成一致。同时向隆裕太后进呈优待皇室八个条件、皇族待遇四个条件、满蒙回藏四个非汉民族优惠待遇七个条件,凡十九条。隆裕太后命袁世凯以全权来建立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商议统一办法,显然与在上海召开的南方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意见不一。

  袁世凯承隆裕太后懿旨,以太后身份下旨,宣示中外,命清帝逊位。这一天是宣统三年十二月25日即阳历1912年2月12日,离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在逊位诏书中,针对当时“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天途,士露于野”的国内形势,隆裕太后深感“国体一日不决,民生一日不安”,鉴于“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将领,亦主张于后”的民调民意情况,坦言“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在逊位诏书中,隆裕太后希望清朝皇帝逊位、建立共和国体后,能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蒙、汉、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同时重申:“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希望各方“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

  据时任总理公署秘书的许宝蘅日记记录,当时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越来越高,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王公贵族和国务大臣共商国是。她最后表态说:“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袁世凯等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进一步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就这样确定了下来。逊位诏书颁布10天后,上海《申报》于宣统三年(1912年)2月22日以《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据说《清帝逊位诏书》由袁世凯在养心殿内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后交给军机大臣世续、军谘大臣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反对逊位共和的恭亲王溥伟自请召见,隆裕太后表示说:“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此时无论是何贵族,均不准进内,于是盖用御宝,陈于黄案。“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清王朝在一片哭声中寿终正寢,同时也宣告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寿终正寢,民主“共和”制成了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国体。

  清帝逊位两年后的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享年46岁。时任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致哀三日,文武官员穿孝二十七日。全国各地都开会追悼隆裕太后,并派代表入京参加追悼会。国民政府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白色横幅。哀悼大会还决定,塑造皇太后铜像,以表彰她的功勋。驻京各国公使馆均下半旗致哀。《大公报》肯定隆裕太后有“让德高怀”;《亚细亚日报》称其“力主共和,实为有造民国。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国民,当同情哀悼”。孙中山先生称赞隆裕太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黄兴称其“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黎洪元也称赞其为“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垂簾听政”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中华民族走向“共和”,今天已日益强大,正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束有春

2022年11月14日于金陵四合斋

标签:太后;听政;皇帝
责编:李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