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清词新解(8)
2021-05-10 14: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钟振振  
1
听新闻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永遇乐·秋草

  [清]文廷式

  落日幽州,凭高望处,秋思何限。候雁哀鸣,惊麇昼窜,一片飞蓬卷。西风万里,逾沙越漠,先到斡难河畔。但苍然、平皋接轸,玉关消息初断。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风霜未改,关河犹昔,汗马功名今贱。惊心是、南山射虎,岁华易晚。

  关于“但苍然、平皋接轸,玉关消息初断”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下册注曰:“[平皋]指泽。司马相如《宜春宫赋》:‘汨淢靸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接轸]车后横木叫轸。接轸,车多貌。《洛阳伽蓝记》:‘云车接轸,羽盖成阴。’[玉关]指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之西,古为通西域要道。……或指君门。《楚辞》:‘背玉门以犇鹜兮。’注:‘玉门,君门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4页)

  按:此注说“平皋”指“泽”(湖泊),“接轸”为“车多貌”,那么,“平皋接轸”便成了“许多车辆在湖里行驶”,显然是说不通的。

  司马相如《宜春宫赋》,最早见于《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相关的两句作“汨淢噏习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广衍”。

  此注引文,没有用《史记》的文本,而是用《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因此文字略有不同。

  《汉书》唐颜师古《注》曰:“皋,水边地也。”据此,则“平皋”自是水边的平地。

  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谏猎疏曰:“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轶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轻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尽为害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这是“接轸”一语比较早的出处,远在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之前。

  所谓“羌、夷接轸”,是敌人紧跟在车后的意思。而《洛阳伽蓝记》所谓“云车接轸”,是说一辆车紧跟在另一辆车之后,许多车首尾相接,连续不断。二者所能概括出的共同点即为“紧跟车后”,这也就是“接轸”的基本含义了。

  注者说“玉关”指“玉门关”,这是不错的。但说“或指君门”,却不妥贴。

  所引《楚辞》及注,只能证明“玉门”可指“君门”,而不能证明“玉关”或“玉门关”也可以指“君门”。

  这里的“玉关”,仍以指称“玉门关”为宜。不过最好加一句说明,它在本篇的作用是泛指“边关”。

  辨清了上述几个关键辞语,现在我们试着来串讲这很费解的两句词:

  “苍然”形容绿色,这是春天和夏天的草的颜色。

  “平皋”是草生长的地方。

  王安石《勿去草》诗曰:“惟有芳草随车轮。”“接轸”,这里和“随车轮”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芳草可以一直延伸到天边,当然能与遥远的“玉关”相接。在诗人的形象思维中,这不啻是“玉关消息”得以传递的一条通道。

  但现在是秋天,西风已越过沙漠袭来,平野上的绿草开始枯萎,不再能够远接“玉关”,“玉关消息”自然也就“断”了。因为是刚断,所以说“初”。

  如此理解,便可以看出,这两句正是扣住题意“秋草”二字在做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过片紧接着就说:“千秋只有,明妃冢上,长是青青未染。”只有汉代王昭君的“青冢”草色长青,不正反衬出上文“但苍然”云云是写它处秋草的枯萎么?

  关于“闻道胡儿,祁连每过,泪落笳声怨”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下册注曰:“〔祁连〕山名,即天山。在甘肃张掖县西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34页)

  按:这三句糅合了两个典故,仅注“祁连”二字是不够的。

  其一,《汉书》卷九四《匈奴传》载郎中侯应对汉元帝语曰:“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其二,《史记》卷一一〇《匈奴列传》载:“汉使骠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馀里,击匈奴,得胡首虏万八千馀级,破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骠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馀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馀人,裨小王以下七十馀人。”

  唐司马贞《索隐》曰:“按《西河旧事》云:(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云: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由于祁连山“美水草”,词人用此典故,就暗含了一个“草”字。词笔还是以词题“秋草”为中心在盘旋。

标签:匈奴;祁连;玉门关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