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族乐团:实现职业乐团跨越发展的华丽“蝶变”
2021-05-28 15:4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炜  
1
听新闻

  2021年4月29日,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由南京民族乐团创排演出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精彩上演,演出奏完最后一个乐章,掌声响彻全场。这是南京民族乐团近2年创新运行机制、实施“市区共建”模式以来新创作推出的大型原创作品之一。《国之当康》是南京民族乐团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献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与庚子“战疫”华夏儿女光辉业绩的原创作品。在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张列带领下,乐手们倾情演绎,用音乐展现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征程,让观众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一心的民族气概和力量,重温先辈们的峥嵘岁月。

  2019年下半年以来,经过“市区共建”、“团场合一”、“名家助力”、“打造演出季”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发力,南京民族乐团从大型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到《国乐经典·与宁相聚》,从“《红楼梦》主题音乐会”到大型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创作演出连创佳绩,向职业化乐团的目标大步迈进。开拓创新激活一池春水,老牌乐团全面焕发青春活力,南京民族乐团实现了从小规模乐团到整编建制国家级一流职业乐团的华丽“蝶变”。

  “现在我们感到比较自豪的事情,一方面就是业界对我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我们的演出所到之处普遍获得广泛好评,国际、国内众多的著名音乐家目光聚焦南京,愿意与我们乐团合作,愿意为南京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就是南京市民的认可与自豪感——从前我们总在国外演出,还被授予‘重点对外交流乐团’,现在南京市民也爱听我们的演出了,觉得自己城市的乐团不赖。”南京民族乐团执行董事徐凯说:“以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未来就是要打造南京民族乐团自己的声音。”

  走出困境:由“轻骑队”到大乐团

  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地方民族乐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式建团时编制数只有25人,因为当时对乐团的定位就是一支以对外文化交流演出为主的民乐轻骑兵,所以乐团实际上长期只有演奏员10余人。到了2000年左右,政府全额资助乐团出访越来越少,出访演出已不能是乐团的全部或是主要任务,旅游接待演出也因为场地太小及旅游大环境的变化不能维续。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南京民族乐团参与和执行更多重要、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也迫切需要乐团创作演出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和历史人文价值的民族音乐作品,而面对缺人缺钱的实际情况,乐团往往只能通过策划项目、借演员的办法谋生存,当时业内有人戏称“南京民族乐团是个项目公司,但是南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乐团。”乐团当时每年只有80几万的人头经费,发完工资后账上只有几千元,搞创作的经费哪里来成了难题。乐团将仅有的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几百平米场地出租,获得每年几十万的租金,就这样用租金和培训收入来支持创作和演出。由于待遇低,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困难,乐团队伍建设难以得到提升;创作经费得不到保障,创作规划很难实施;没有自己的演出阵地,无法规划自己的演出计划,也就无法将大量的精彩演出奉献给市民……一系列难题有待破解。

  如何才能将乐团建设成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新要求、与南京城市形象相匹配的一流乐团?2019年下半年,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经过深入思考与反复调研,“市区共建”的方案被提上南京民族乐团改革发展日程。按照共建方案,南京市建邺区政府与南京市文投集团合作共建南京民族乐团,市区两级每年投资3000万元,着力将南京民族乐团打造成一流职业乐团。南京民族乐团由此迎来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多方共赢:创造市区共建的“南京模式”

  2019年9月29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南京市文投集团、江苏大剧院联合发布3项城市文化合作共建项目。建邺区政府与南京市文投集团合作共建南京民族乐团,并成立“南京滨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民族乐团与江苏大剧院签订深度共建协议,双方将以“厅团合一”的创新模式开展战略合作。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等参与见证。

  共建后的南京民族乐团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担任艺术总监,中国十大指挥家张列先生担任乐团音乐总监兼常任首席指挥,随即乐团便开始着手规划随后两年的重要创作演出活动,一系列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的重磅作品计划在其后两年陆续问世。“这对乐团来说是一次实现自我升级的重大机遇。”南京民族乐团团长戴音表示,“这也是乐团继改制之后,向职业化乐团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方向也更加坚定。”

  “建邺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我们还提出了‘城市客厅’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高质量打造‘城市客厅’名片。”建邺区委宣传部部长周峰表示,现在的建邺需要一个能够以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建邺声音的文化品牌,去撬动建邺文化发展的大蓝图。“音乐可以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南京民族乐团底蕴深厚,国内外影响力大,有先发优势。”

  同时,南京民族乐团还与江苏大剧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以“厅团合一”的模式进行合作。南京民族乐团有了自己的演出主场,江苏大剧院也有了可以联手打造音乐品牌的本地驻院乐团。这种合作模式使职业乐团与专业的艺术剧院融为一体,乐团的演出传播和影响力得到大大提升,大剧院的功能也从以往单一的演出活动承接发展成为集演出、创作、品牌打造等兼具软硬实力为一体的国内一流文化综合体。“共建对我们来说是双赢,双方可以结合各自的品牌特色、资源优势等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说,目前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已经有计划地开展演出季合作、共同创作推广音乐作品、国内外艺术节巡演以及乐团开放日等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高质量音乐演出活动。

  “我们的‘市区共建’方案借鉴了其他地方好的做法,但是这种模式在南京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和优化。南京的‘市区共建’模式,是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的率先破题,其用更少的资金,撬动和整合了省市区更多的资源,实现了多方共赢。”徐凯深有感触地说。

  以演出为中心,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南京民族乐团原创并首演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2部,创作、改编中小型器乐作品近80部(首);完成原创主题音乐会近50场、各类文艺演出200余场,进校园、基层公益性演出超百场,原创精品剧目演出累计16场。票房销售平均达80%以上,国内演出观演人次逾10万人,在线直播、展播10场,线上演出观演人次超百万人。

  在因疫情历经百余天的静默后,2020年6月5日晚上,江苏大剧院终于重启大门,迎接阔别已久的观众。作为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的南京首场公演,南京民族乐团带来了《国乐经典·与宁相聚》,以一场艺术教育普及音乐会,重新与“宁”相聚,与观众相见。虽然音乐会现场只邀请了300位观众,但线上逾20万乐迷一同沉浸在这场音乐会中,感受悠扬音韵。这场音乐会奏响了南京复工首演,为观众带来艺术的慰藉与文化的温度。即使面对疫情,观众对文化、对舞台表演的需求并没有停止,首演无疑为接下来的演出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后,南京民族乐团同江苏大剧院开展的演出季推出了“十里秦淮度丝竹⸺南京民族乐团江南丝竹专场音乐会”、“聆听经典⸺南京民族乐团室内乐专场音乐会”、“七夕佳节音乐会”、“梦系红楼⸺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主题音乐会”等商业演出,所有演出门票均销售良好,“梦系红楼”更是出现了开票即售罄的场面,南京市民对本土乐团的喜爱日渐凸显。在不同寻常的2020年,在共克时艰的情况下,南京民族乐团将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音乐会送进校园、景区、街道、社区、机关、厂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为城市文化繁荣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2020年10月6日,作为本年度南京“森林音乐节”期间的重要演出,南京民族乐团民族交响音乐会《看山看水看中国》在中山陵音乐台上演。这是乐团在“市区共建”后于本地国际化舞台的一次集体亮相,吸引了广大音乐爱好者一年一度的关注和期待。南京民族乐团用民族音乐的语言,用当代的审美表达出传统文化的气质和神韵,引起了全场观众的共鸣。2020年,南京民族乐团主题音乐会《国风雅乐》和为小康之年原创的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分别在上海、盐城、南通、苏州、杭州等地巡演,受到了观众热烈欢迎,不仅多方位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风采,也为其他城市的舞台带来盎然生机。

  精品创作:让世界倾听南京声音

  近年来,南京民族乐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中国梦”、“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南京特色题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等题材进行专项创作规划,以“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为宗旨,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担当融入民族音乐中,原创作品多次连创佳绩。

  2020年乐团创排了纪念渡江战役、南京解放的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这是一部向建国7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献礼之作。《解放1949》由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常任首席指挥张列执棒。作品围绕新中国诞生过程,以毛泽东主席经典之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艺术思想指导,将艰难卓绝的解放之路通过《曙色》、《支前板车队》、《我——恽代英的诗》、《雨花的钟声》、《血战三浦》、《柳堡的歌声》、《渡江》以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八个乐章表现出来,热情讴歌在中国革命和人民解放斗争史册上大放光芒的“渡江精神”,带领听众在国乐风华中回望历史,激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该作品荣获江苏省艺术基金2020年度舞台艺术重点资助项目、江苏省紫金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入评2020-2021年度“时代交响一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和国家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

  在任何灾难和困难面前,中国人的团结一致、永不放弃,都值得被称赞。为了致敬2020年这特殊的一年,感恩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伟大国人们,南京民族乐团创作推出了大型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这部作品以致敬和讴歌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创新时期新长征的伟大历史功勋、华夏儿女英勇战疫为主题,全景式地描绘了中华文明史上炎黄子孙在同大自然斗争和社会发展中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艰苦历程与英雄形象,折射和讴歌当代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新长征,通过传统民族音乐向中国力量致敬。细品整部作品,其中呈现出鲜明的经典传承与时代特色,作品全程弘扬爱国主义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园意识与人文精神。《国之当康》上演以来获得业界与观众一致好评,荣获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为提升南京的国际影响力与知名度,乐团与日本著名作曲家和田薰合作,创作音乐组曲《诗意南京》,组曲分为“山”“水”“城”“林”“和”五个章节,以南京自然风貌为意象特征,描绘南京的山水城林,以历史为中轴,充分展现南京优美的城市发展、深厚的人文历史,向世界展示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

  此外,南京民族乐团近两年创作演出的抗疫文艺作品“盘古之音·乐诗和鸣《战瘟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风雅乐》、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看山看水看中国》等系列主题音乐会也引起热烈反响。

  广纳八方英才,汇聚磅礴之力

  自“市区共建”以来,南京民族乐团从全国九大音乐学院招聘年轻演奏员近60人,通过资金投入、资源支持、创作推动、专家保障等,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在专业提升上,乐团为青年演奏员提供各种演出机会,每年大小演出百余场,让他们通过演出精进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演奏状态;同时,乐团鼓励演奏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协助他们打造打击乐组合、弹拨乐组合等,创作丰富的组合类节目,并通过大型演出加以呈现,给予丰富的展示机会,使其兴趣与专业得以统一结合。在个人展现方面,乐团为演奏员提供了各类参赛渠道,以专业大咖指导,鼓励大家通过比赛体现个人艺术水准。共建至今,乐团多位青年演奏员分获2019江苏省文艺大奖·音乐奖器乐比赛二胡组、琵琶组金奖;2020中国线上打击乐大赛——决赛“作品”大赛民族打击乐专业青年B组排鼓组、小鼓组金奖;2020中国线上打击乐大赛——决赛“作品”大赛民族打击乐专业组合组铜奖。

  针对青年演奏员的特点,乐团还通过抖音、视频、直播等线上新媒体通道,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一方面打造乐团演奏家的个人形象与乐团品牌,一方面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民乐产生兴趣,为年轻演奏员的成长拓展广阔空间。

  展望未来,打造全国一流民族乐团

  具有南京特色的“市区共建”模式,为南京民族乐团的改革发展、职业化道路提供了难得契机与强劲动力。谈及乐团未来发展,乐团音乐总监兼常任首席指挥张列表示,乐团会参照国际惯例,有计划推出各类音乐会演出季,一手抓创作,一手抓演出。“抓创作的时候,乐团将会向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寻根溯源,挑选出更多的能够反映历史、人文和现实主义的题材进行创作,致力于用国际化的音乐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演出方面,乐团将和全国名家合作,让不同风格、类型的作品都进入到演出季来,横跨传统与现代。”张列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乐团演奏水准,形成自身风格。

  展望“十四五”,南京民族乐团制定了全新的发展规划,乐团将继续以“融入城市、服务人民、传播文化”为指导思想,努力成为南京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城市经济建设和文化交流中的骨干队伍。乐团将带着优秀作品与观众见面,“十四五”期间,乐团将委约当今著名作曲家陆续推出民族交响乐《国乐三阙》、《莫愁》、《论语》等多部大型作品,通过重点题材和重大作品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乐团也采用共同出品制作、项目股份合作等商业运营方式,联合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创排推出市场化程度高的民族音乐舞剧《红楼梦》、国风系列主题《武侠琴缘》、《金陵十二钗》等音乐会,实现既叫好又叫座的双效统一目标。

  “未来,南京民族乐团将从队伍规模、精品创作、人才培养、演出活动、奖项获得、社会影响、业内评价、市场份额等指标来全面着力,继续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完善艺术院团市区共建的‘南京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打造成为一支职业化、规模化,全省领先、全国前列、国际有知名度的一流民族乐团。”徐凯信心满怀地说。

标签:民族乐团;南京;乐团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