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游宫殿、学文化,文博馆里过大年
2024-02-20 21:1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游宫殿、学文化,文博馆里过大年

  这个新春假期,“文博馆里过大年”成为不少家庭的不二之选。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游客们步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的辽阔雪域,体会齐白石笔下的四季生机,品读甲辰龙年生肖文物的来龙去脉。

  前年开始,中运博开启“文化遗产”系列特展,永乐宫的凝神碧落、天宫巍峨激起众多观众思接千载的心绪,也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做出有益探索。今年是布达拉宫申遗30周年,中运博“文化遗产”系列特展再度横跨千里,将雪域奇珍迎入展厅,带观众走近娑婆净土中屹立千年的西藏布达拉宫。

  巍峨的宫墙、多彩的唐卡、精美的造像……日前,记者来到11、12号展厅,两位身穿绿色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拍摄展出的清朝莲花生八名号像。酷爱历史文化的梁丽和葛霞是中运博“锦帆”志愿者之一,在各个假期的馆内,游客们可以频繁地看到他们忙碌的“绿色身影”。

  “广大观众和文化遗产爱好者能够通过此次特展打开一扇深入了解布达拉宫的窗口,全景观瞻巍峨宫堡,近距离窥见所藏珍贵文物,身临其境体味这座文化遗产宝库蕴藏的丰富内涵,从而领略悠久而灿烂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梁丽记录下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所写的文字介绍,记者上前询问才知,成为该展厅讲解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他们正在繁忙的服务之余抽出时间补充知识。

  “目前在册志愿者已有400多人,日常服务包括了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陈列讲解、行李寄存、社教辅助、图片摄影等工作。”梁丽加入这个团队已近两年,平均每年志愿时长多达500多小时。她告诉记者,“锦帆”志愿者每周志愿服务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小时,一年下来累计至少156小时。

  “在这里从事志愿工作需要很强的文化功底,例如1号馆是历史、5号馆是画展,我们要从基础学起,学习完进行讲解考核。馆内从不强制我们来与否,大家都是‘双向奔赴’,你有时间,馆里也需要,那就来。”梁丽笑着表示,在日常服务中,能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龙年春节,“锦帆”志愿者们放弃休息,穿上绿马甲,奔赴各岗位,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2点,一天四场准时带领观众参观展厅。甜美的笑容、专业的讲解、细致的服务,用心讲述运河文化。

  本次“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览请了来自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管理处的讲解员陈尼玛为观众倾情介绍展览细节,葛霞告诉记者,先前对布达拉宫的文化较为生疏,记一些文物名称也比较有挑战性,远道而来的陈尼玛为志愿者们多次培训,不过,这在专业严谨的中运博十分常见。

  “之前的永乐宫展览请来山西的老师为我们指导,馆内也经常举办志愿者沙龙,教大家动手操作。只要你想学,就能学到很多。”葛霞说,经过努力学习,她也能逐渐顺溜地介绍布达拉宫的布局,向观众讲解这一经久不衰的千古传奇。

  除了11、12号展厅,春节期间,中运博内其他展厅也是热闹非凡。在“情有梦通——齐白石笔下的四季生机”展厅内,孩子们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展《五出五归》版块,通过大屏幕,了解齐白石在各地创作的作品,以及他对这些地方的感悟,欣赏他笔下的草虫鱼虾、花鸟人物、山川风貌。

  看新展、听曲艺、观非遗、做手工……店肆林立、商贾云集、熙来攘往,市民游客穿梭在古运河畔的街井市巷中,体验竹编、拓印、漆扇、扇画等运河非遗项目。配合3号展厅街肆印象喜庆的布局和氛围,在古戏台上推出非遗展演,木偶表演《草裙舞》《女驸马》,扬剧清唱《新春观灯》《鸿雁传书》等演出轮番上演,现场气氛热烈,人潮涌动,年味十足。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文/摄)

标签:布达拉宫;志愿者;展厅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