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记得“藏”好
2022-12-20 22:16:00  作者:王甜 陆丹丹 实习生 王梦霏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甜 策划 陆丹丹 实习生 王梦霏)又到一年冬至,冬至意味着进入到数九寒冬。天寒地冻的时候,更需要顺应季节变化,调整起居饮食,合理进补,养足精气神。记者邀请到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霍介格为我们详细解读冬至节气的养生要点。

  冬至时节生机潜伏、阳气内藏。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防寒保暖,一方面更要注意中医所说的“藏养”。霍介格提醒,第一要注意避寒保暖,不要受风寒、感受外邪;第二要适量运动,不要大汗淋漓,适量为主;最后就是适当通过食补、药补的方式补充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晒太阳是养阳的好方法。冬天人的阳气是亏虚的,阳光能够起到补充人的阳气的作用。晒哪些部位呢?全身当然都是需要的,可以多晒晒头部和背部,头是“诸阳之会”,背部是督脉通行的部位,多晒太阳能促进阳气在全身的通顺。

  冬天寒邪容易入侵,一些中老年人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在这一季节容易疾病复发。“首先还是因为人体的阳气在冬季不足,阳气在人体中起到保护屏障的作用,阳气亏虚的时候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下降,就容易生病。”霍介格说。

  如何做好防护?还是要从“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和于术数,心理平衡”这几个方面进行调节。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注意粗细搭配、荤素搭配,经常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其次要适度运动,平时可以多慢跑慢走,保持一定的适中的运动量,太极、八卦、八段锦等都是非常好的疏通人体气血、疏通经络的运动。其三就是要积极调节心理,不能过于急躁,要养心安神、调畅情志,心情舒畅,自然气血就会调和。最后就是一定不要受凉、不要感冒。人体阳气不足、抵抗力差的时候一定要适当防护,避免寒邪入侵引起病症。

  冬天是进补的时节,中医讲“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也就是气虚的时候才需要补。“虚”也分为气血、阴阳几方面不同的类型。食补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气虚的话,可以选择党参、黄芪、山药这类补脾补肺补肾的食物。阴虚患者可以选择鳖甲煲汤,百合、山药、石斛等也是非常好的。血虚可以用当归煲汤,比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就既有补血,又有补阳的作用,阿胶糕也是补血补气非常好的食物。阳虚的患者可以多补一点肉苁蓉、肉桂、桂圆一类的食物。

  

标签:阳气;中医;江苏省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