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8月1日起施行
立法突出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
2022-05-31 20:0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孙海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引导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开展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深度应用;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

  5月31日,《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就条例规定的主要内容作简要介绍。

  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据夏正芳介绍,我省将集中力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突破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条例结合我省实际,规定建立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机制,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聚焦重点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开展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推动获取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数字基础设施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条例明确省工业和信息化、通信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有关部门编制、实施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支持完善通信网络、算力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布局创新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发展

  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夏正芳表示,数字产业的质量和规模是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球数字经济的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省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和各地区禀赋差异,统筹规划全省数字产业发展;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全省数字产业发展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等方式,在集成电路、物联网等特色优势领域,加快重大项目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配套、骨干龙头企业培育,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数字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效抓手。条例结合我省制造业强省的实际,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转型慢、质量不高等问题,推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支持数字技术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深度应用,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打造供应链数字化协作平台,支持组建数字化转型联盟,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化、网络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数字技术与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数字技术应用,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培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服务生态,推动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持续增强数字化治理和服务效能

  全面加强数据利用和保护

  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条例专门规定了“治理和服务数字化”一章,推动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持续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一网通办”。加快社会服务优化升级,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强化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社会服务供需对接,提升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共享水平。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融合发展,打通治理和服务数字化“最后一公里”,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夏正芳指出,数据资源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要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强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健康发展。条例规范了公共数据资源的汇集整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引导企业等组织、个人有序开放自有数据资源,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据运营机构、数据经纪人,推进数据交易。条例注重数据安全保护,要求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对数据开展分类分级管理,明确数据处理的原则、要求;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支持社会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

  此外,条例要求建立数字经济推进协调机制,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协调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规定省人民政府设立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数字经济股权基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加强本省数字人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保障数字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依法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以及从事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此外,还要求加强数字经济相关宣传、教育、培训,将数字经济知识纳入教育机构和公务员培训内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记者 孙海燕

标签: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关键核心技术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