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改扩建120个儿童关爱之家……2月10日,2022年江苏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在南京召开。省民政厅公布一揽子新举措,部署包括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构建“苏适养老”品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构建美好和谐社区、提升社会组织质量、发展社会慈善工作、加强区划地名工作、创优专项社会服务等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去年全省共摸排困难群众324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25.27万人。全省低保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03元,同比增长4.2%;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678元、1126元。去年,全省实施临时救助22.82万人次。全省集中供养和社会散居孤儿平均养育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2623元和1980元,5.08万名重病重残儿童领到基本生活补贴。
今年,江苏聚力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分档确定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有序提高救助水平。
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在推进“物质+服务”综合救助上取得更大进展。加快“智慧救助”建设,实现社会救助掌上办、移动办和全省通办。探索“党建+社会救助”,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为2万户困难家庭赠送“家电包”。
根据部署,江苏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稳步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接受居家上门服务的老年人比例不低于16%。实施3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加强普惠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70%的城市街道按标准建有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新改造提升110个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深化医养结合,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异地结算试点。
江苏将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全面推广困境儿童常态化主动发现机制,及时发现、救助困境儿童。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重病重残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政策,做好困境儿童助医、助学工作。进一步缩小散居孤儿与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差距,苏南、苏中、苏北两者比值分别不低于77%、72%、67%。开展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制度探索试点。
此外,在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方面,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协调机制,建设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五级服务平台,联合开展专项督导,推动“六大保护”落地落实。按照民政部部署,开展“阳光工程2022”专项行动。改扩建120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建设高质量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队伍,提升基层未保能力。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钱海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