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
打造最江苏的文化符号 营造最诗意的美好生活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江苏文化襟湖带河,容江纳海,积淀厚重,影响深远。江南文化是最具典型的江苏文化的体现,同时又是江苏文化的根脉。那么,在江南文化人眼中,江南文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一级演员、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认为,江南文化应集独特和包容、传统和现代、传承和创新为一体。既有湖海的浩瀚,又有江河的奔流;既有运河的沟通南北,又有长江的横贯东西;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又有苏北的楚汉雄风。
在历史上,江南文化承袭吴越春秋、衣冠风流、五代气象、大明王朝一脉,历来与诗词歌赋、戏曲、非遗密不可分,塑造了“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的人文特色,书写了一幕幕“精彩江苏”的文化传奇。
在新时代,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加快、大运河成功申遗的背景下,江南文化的发展必将由散到整的发展跃进,对推进江苏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此,陈澄有三个自己的设想:
一、构建大江南的文化格局。无论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还是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的影响,无一不体现融合包容、沟通互补的特点。这就需要江南文化做好足够的准备,抬高站位,打破壁垒,不求偏安一隅,而要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视野,构建更加宽广的文化格局。
二、打造最江苏的文化符号。诗词歌赋、戏曲、非遗,为江南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土壤,也成为诗意江南的重要文化符号。躬逢盛世,江南文化应当大有可为。应该从文化资源挖掘、戏曲非遗传承、领军人才培养、艺术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创树等方面,集中发力,多头并进,打造最有诗意的江南文化品牌,打造最江苏的文化符号。
三、营造最诗意的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后,人民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的质量也更加提升。这就需要江苏文化人切实履行担当,“以人民为中心”,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再靠近一步,向下再挖掘一尺,不断创作更加符合人民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体现江苏特色的文学艺术精品,为营造最诗意的美好生活尽力发光。这是江苏文化人的使命担当,也是江苏文化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