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数说‘十三五’一同看教育”系列新闻发布活动之南京、镇江专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两市教育五年奋进路上的工作亮点,展望“十四五”发展新规划。
持续五年全省第一 南京、镇江两市共晒好成绩
目前,南京市教育主要发展指标已达到或超过OECD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教育现代化水平连续五年全省第一,省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连续两年全省第一。2020年12月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在南京召开,南京经验全国推广。
“十三五”期间,南京大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率先全市域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大力推动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特殊教育融合优质发展。同时,实施“校园安防提升工程”,在全省首创设立“中小学生校园重大意外伤害救助基金”,5年内全市校园安全零重大事故。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学校运动场建设工程、中小学厕所提升工程等项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提升。2020年6月,全国首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管理规范》在南京出炉,南京将在两年内完成500所学校的照明提升。
“十三五”期间,镇江累计投入超百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53所,超过70%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目前,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99%,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毛入学率都是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70%,远超省均水平。
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南京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力争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的要求,今年出台《南京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推进方案》,“公办园建设、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全面提升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当前,南京市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从2019年底的73%快速提升到88%,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与此同时,出台《关于优化调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从2020年起,市区两级财政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生均经费补助标准调整为每生每年2200元,2022年秋季学期将调增至3500元。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扶持民办幼儿园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为民办幼儿园纾困,并以此为契机引导更多的民办园加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20年,全市分七个批次新认定(含复申请)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98 所,全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25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幼儿数达8万人。
作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镇江在“十三五”期间持续巩固“事业以公益普惠为主、办园以公办园为主、投入以财政为主、师资以公办教师为主、管理以教育部门为主”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格局:完成95所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任务,增加普惠性学位近16000个,进一步扩大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补经费、增加生均财政拨款项目、优化成本分担机制等,引领、支持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近五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均超过6%;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将园舍建设、环境创设、课程实施引导到专业发展的新高度,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镇江教育“十四五”怎么走?记者了解到,镇江将畅通普、职、特和继续教育之间的渠道,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学习需求。同时,统筹解决义务教育“大班额”、高中教育多元供给水平和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提升等问题,创造性实施优秀教师“引培”工程,增强镇江教育辐射“长三角”区域的能力。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