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见习记者 孙海燕)7月30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容和相关情况。记者获悉,江苏省划定4365个环境管控单元,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类管控。
什么是“三线一单”?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介绍,“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和“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加快优化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江苏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根据《方案》,江苏全省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4365个,实施分类管控。其中优先保护单元共1177个,重点管控单元共2041个,一般管控单元共1147个。
“编制‘三线一单’是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编制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陈志鹏说。就用途而言,“三线一单”作用可以形象地归纳为“四本书”:一是管理工具书。它不另辟蹊径、另立标准,而是融合了现有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是现行政策、规定的集成,可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工具书。二是环境交底书。将资源环境底线和标准,落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图上,为地方各级政府提出了明明白白的要求。三是投资说明书。对投资主体来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既设立了产业限制条件,又指明了投资方向。四是社会参考书。“三线一单”成果将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社会共享,成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表达环境诉求、追求生态环境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参考书。
据了解,为更好地推进“三线一单”的实施应用,江苏还将建立统一的“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可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图固化和动态管理,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务大数据互通互联,努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来都可查询、调用数据,将过去分散的、不明确的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上,相应要求在数据系统这张“图”上可以直观看得清、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