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 谱写文化新篇章|古街:擦亮文化传承的“金名片”
2024-01-09 20:5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月明  
1
听新闻


古街:擦亮文化传承的“金名片”

  【新闻事件】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体验年画印刷,观看苏绣制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地方考察期间走进古城老街,就历史文脉的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指示。目前,江苏有5个国家历史文化街区,56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各具特点,活色生香,承载人们的记忆,见证历史的变迁。2023年10月25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副省长夏心旻在致辞时表示,江苏将把保护优先作为首要目标,倍加呵护古城肌理和传统街巷等城市特色风貌,倍加珍惜历史街区、古建老宅等宝贵历史遗存,真正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记者观察】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古街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平江路上,苏绣、缂丝、制扇技艺等众多非遗项目比比皆是,网红店开在老宅之中,古老非遗和潮流饰品摆放在同一橱窗,评弹声与吉他声交相呼应。

  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活力?2023年6月18日,在苏州名城保护集团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苏州宣布启动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以19.2平方公里历史城区范围内适宜开展活化利用的古建老宅为试点,对文保单位、控保建筑等五类古建老宅实行差别化管控。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方文浜表示,将加快实施“平江九巷”项目,不断推动平江片区与观前商圈“景区+商圈”互动发展,持续做精“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典范”。

  多层次、多样性的丰富业态是持续拉动老街复苏的关键,用心传承历史、赓续文化,城市便有了灼热的温度。2023年7月,摇曳的灯影、鼎沸的闹市、精彩的演艺,让游客徜徉“仲夏盛唐梦”……全面开放后的常州青果巷愈加潮流。去年中秋国庆假期,苏州文旅行业势头强劲,迎客超1781万人次,位居全省第一。据姑苏区平江街道消息,古城“景区+商圈”互联互通效应明显,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累计接待游客107万人次,其中去年10月1日最高客流量达17.2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打开“云游苏州”客户端,古风元宇宙少年“江南”带你穿行平江路……这样的数字化应用比比皆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场会上,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表示,扬州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活态化更新、内涵式复兴”,推动历史建筑“应保尽保、活化利用、数字化保护”,走出了一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扬州路径”。夏心旻指出,江苏将以科学利用为关键抓手,通过数字赋能,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人气商气的集聚,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有效保护中更加“活”起来。



  【江南聚焦】

  2023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本报从2023年7月18日起,持续推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江苏探索》专题系列报道,在老报纸的记录下,见证了江苏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焕发夺目的时代光彩。

  2023年10月16日,《西安苏州“双城记”》新闻行动特别报道之《从长安到姑苏,一墙青砖诉说文脉古今》一文写道,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仍住着不少居民,如何在保障游客旅行体验和居民生活的同时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如何在保护好文物建筑和街区传统风貌的同时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成为街区一直探索的课题。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是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文化景点,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表示,博物馆作为试点的古建老宅修缮完成后,他们带着居民、商户还有外来人员去参观,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像这样的古宅还都在一个个实施保护修缮,再活化利用”。

  对历史文化街区来说,保护是首要的,“激活”是保护整治的关键词。《从老报纸中感受平江路传承与赓续——〈新华日报〉一直关注姑苏第一老街的历史变迁》一文提到,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并不是简单当作文物一样保护着,而是要挖掘它作为城市历史源泉的意义,重塑它的活力,赓续它的文脉。从多年前老南京“看花灯买花灯”的好去处,到如今升级为“国字头”的旅游休闲街区,透过《守住文化根脉 推动老街新生——追溯夫子庙的文化传承创新之路》一文,可以看到夫子庙坚持文化赋能,充分挖掘科举、非遗、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文旅融合的历程。

  老街不仅有玲珑别致的古典园林景区,还有丰富的历史名人足迹。在《老街“微更新”,共享“可持续”》一文中可以看到,扬州仁丰里是全国屈指可数保存完好的唐宋“里坊制”格局街巷,街巷体系形状宛如鱼骨,蕴藏着旌忠寺、文选楼、阮元家庙等历史文化遗存。天台僧智顗大师来扬弘法建寺,清代江西布政使陈仲云家族“一门三进士,父子二传胪”,“一代名儒、三朝阁老、九省疆臣”阮元在此讲学……“北海如象”“得意忘形”“功德圆满”等典故都和仁丰里有关。常州青果巷千百年来先后孕育出百余名进士和唐荆川、盛宣怀、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等一大批名士大家,有着“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誉。《在青果巷中品味“一城一脉”》一文详细记录了“江南名士”的逸事趣闻,如今,周有光故居被开辟为“周有光图书馆”,“周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和以国风文创为潮流的“青果熙市”等重点品牌活动陆续推出,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

  立足于南捕厅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传承,让历史记忆华丽“转身”。《以历史街区为经纬塑金陵文化之“魂”》一文报道,2023年,“非遗进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创新打造《南京喜事》沉浸式演出、《甘宅雅韵》精品博物馆夜游项目,成为古色古香与现代都市生活完美融合的优秀案例。颐和路是南京citywalk的热门路线,黄墙青瓦、红窗白台、遮天法桐……每一座建筑、每一棵树木都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从“保下来”到“活起来”,颐和路打造历史文化新地标》记载了颐和路街区如何打造独有的颐和IP,成为金陵城中文化艺术新飞地。南京厚重绵长的历史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在一条条古街中得以窥见。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标签:古街;文化传承;历史文化街区
责编:高峻